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8-05-042018-07-28

作业要求 :


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园)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5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罗雨薇    所属单位:民大附中陵水分校    提交时间: 2018-06-22 21:08:57    浏览数( 0 ) 【举报】


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一、音乐教学策略
        1.生动与主动
        一堂好的音乐课,无非是让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也会感到有兴趣听,更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那也就体现了音乐课的生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其中“生动”可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比如,在教五线谱唱名时,为了使教学更形象、更有味,我请了几位高矮不同的学生分别充当音符的do、re、mi、sou和la,并告诉他们各自的家住在几线几间上。接着提问:“谁最高?”下面回答:扮演“la”的学生最高。于是,我指出:由于la住得最高,所以这个唱名也最高。这种教学形象、直观,加之听觉与视觉的统一,学生不但加深了对“音高”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音乐理论的兴趣。

 2.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一些教法比较先进的国家,他们的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学习的。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更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3.静态与动态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严重阻碍了音乐教学的意义。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当体态律动学诞生后,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比如,在讲节奏这一问题,当我加上了体态律动环节时,学生们不但显得非常兴奋,更能够根据自己的律动,自己找出节奏的特点

舞蹈以形动人,使人身心愉快;以情感人,通过美的形象、美的音乐、美的情感去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美化心灵。因此,舞蹈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是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
  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舞蹈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我和许多的老师一样,我们必需面对一个现实:普通的中学生,很少有学生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所以我们要积极应对。例如在进行下叉、下腰这些高难度训练时,有的学生不用心做,有的学生发怵,有的学生甚至以各种理由逃避训练。这时,我就挑选出动作做得较好的学生出来示范,其他学生就会用掌声赞美这位学生。作为教师的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大声鼓励学生们:“只要你们努力练习,就会和刚才那位同学一样优秀,甚至更优秀。同学们,相信自己,自己就一定行!”在这种炽热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好胜心”得到了激发,对舞蹈的兴趣也就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积极主动的训练中去了,我的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再次,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舞蹈教学,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交流互动中,应该有一种平等、互爱、轻松、愉快,乃至相互间都得到满足、和谐的气氛。舞蹈是一种受情感支配的人体艺术,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把舞蹈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从而从真正意义上领会舞蹈艺术之美,把舞蹈艺术扎扎实实地学到手。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不管生活或工作上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不能把不满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大多数家庭并不富裕,没有参加过社会举办的舞蹈培训,小学时也没有学过舞蹈,很多学生没有丝毫的舞蹈基础,他们凭着对舞蹈艺术的向往和激情参加了课外舞蹈兴趣小组。作为老师,我在课堂上耐心地讲解动作、亲切地鼓励学生,以此来回应他们学习舞蹈的热情。学生们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能感受到老师对舞蹈艺术和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对老师也有了一份纯洁的感情。师生感情融通了,我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也就跟着提高了。
  最后,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舞蹈教学,要先“言传”后“身授”,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言传”,简言之就是教师应用良好的语言来进行舞蹈教学。一般说来,适时、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舞蹈,更准确地掌握舞蹈技艺,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老师在教授舞蹈时,语言要准确、精练。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和罗嗦繁复,从而使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这样的情况多了,学生就会减低学习舞蹈的兴趣,没有兴趣,慢慢地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最终使自己的舞蹈学习划上句号。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能够准确无误,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从而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需要的,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比如,舞蹈时,要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这样,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树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心理上就会努力要求自己把动作做好。
  音乐课堂中的舞蹈教学程序中,“言传”后,必予“身授”。身授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舞蹈的动态形象上。从教学上讲,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一般要经过两个过程来完成。第一个过程是全面示范。此种示范整个动作要全面地展示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要同步进行,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从而使教师的威信牢固树立起来。第二个过程是简化示范,也就是舞蹈动作的分解。开始的时候是让学生尽量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得越像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运动规律后,就开始淡化模仿的过程,充分调动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当教师从全面示范逐步过渡到简化示范时,学生就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自己的舞蹈艺术了,同时整个舞蹈教学的效率,也达到了最优化。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舞蹈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在舞蹈中得到愉快,享受音乐之美、动作之美,寓艺术教育于自由奔放、幸福快乐的情感氛围之中。只有这样的舞蹈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老师评语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