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8-05-042018-07-28

作业要求 :


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园)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5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耿亚琼    所属单位:民大附中陵水分校    提交时间: 2018-06-20 09:46:28    浏览数( 0 ) 【举报】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的相关问题

一、为什么要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因此,审清命题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

二、审题审什么

审的对象是:体裁、范围、命题意图等

主要包括:体裁、范围、中心词、写作对象、修饰词、句式、题意、情感、字数、人称、写作要求等等。

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需要仔细审题,要推敲,思考,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有些,则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几秒以内。

三、考试中常见误区

(一)忽略指向:不能整体把握、遗漏要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题目的某一要素上,以偏概全,导致跑题如“今天真好”,忽略了“今天”这个时间限定范围,而只在“真好”上面做文章,素材不考虑时间)

1.忽视背景语——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不同,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走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的文脉相贯通。例: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妈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长大了,总会离开你;老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毕业了,总会离开你;朋友,我知道你爱我,可我升学了,总会离开你……

亲爱的同学,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些什么?请你以“总有离开的时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字数不少于600;(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分析:作文背景语提供了一个情境,“毕业告别晚会”,晚会本身已含有题目中的“离开”之意 主体部分有三个并列的分句,分别提到了离开妈妈、老师、朋友,提醒我们可以书写亲情、师生情、友情省略号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因素,省略号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提醒我们关于离开的故事和思考,应该还有许多

如果忽视背景语和题目的分析探究,对照材料一一道来:离开母亲,离开老师,离开朋友,没有自己的构思,流于空谈,变成像扩写,又像问答,肯定很难深入

2.忽略提示语: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例: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某些故事发生,之后就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分析: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⑴要写自己的,不能写别人的;⑵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⑴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⑵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中没有大的失误而有的同学偏偏离开了“我”的读书经历,“我”的读书体验,泛泛而谈书的作用和好处,写出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缺少个性的文章 

(二)游离中心:不能辨明主次、突出重心(如“心灵的选择”,有的就详写“选择”,略写“心灵”,结果走进了喧宾夺主的误区)  

1.主次失衡——例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

例如《我的老师》与《我和老师》题目仅一字之差,但前者应侧重于写“老师”,刻画老师的形象;后者则应侧重于写“我”与“老师”间的交往过从,重点则要落在事件的叙写上

2.修饰失度 ——《运动会花絮》指文题有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而作者审题时注意不足,造成文章没有显示那些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致使文间修饰不足或超出限度,不能恰到好处地满足题意要求如以《运动会花絮》为题作文,有位考生却只记叙了4×100米接力赛这一件事,详细描绘了,接力赛的精彩过程,显然离题了。从文题看,似乎没有限量,其实是有的因为“花絮”一词是指各种比较有趣的零碎新闻,既然是“零碎”就不只一件了把握题意的“量度”,原有的400米角逐,文字可压缩,然后再选两三件运动会上的小事来记叙当然,这若干件事所组成的“运动会花絮”,还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做统帅才是。

3.角度失准——《发生在家里的一件趣事》写一位老师儿子失踪的事,惊险有余而角度失准。

四、怎么来审题

  (一)审题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

审题需要具备“五种能力,四种方法”。五种方法为“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明确作文要求的能力。”

1.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命题教师一般都会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或者生活实际进行命题。

2.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

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目中含有“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题中含“论、说、辩、驳、评、析、感、看法、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性质”“怎样”“制作”“方”“技巧”“(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一般来说,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题的,要写记叙文。如《最难忘的一天》、《校园见闻》、《我和同桌》、《抉择》等;

要求阐发某种主张、论述某个道理的题目,要写议论文。如《机遇·天才·成功》、《要虚心“纳谏”》、《爱国主义,还是军国主义?》等,这些题目,或展示出论题,或直接点明论点,都是不难辨认的;

ƒ对不限文体的文题(话题作文),要尽量充分分析可以运用的体裁,然后根据自己的长处,选用一种合适的文体,绝不能写成非驴非马的文章。

3.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

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关系、对象等方面限制选材的范围。如《明天的我》,限制了时间“明天(未来)”、对象“我”。

  4.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

这就是要求我们能够捕捉题目的表层含义,挖掘内在深层含义

捕捉表层含义

捕捉和推敲题眼。题意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这样写文章也就能突出重点,扣住要害了。在辨识题眼的时候,可以用以下方法:

题目是一个词,本身就是题眼;偏正短语,修饰语是题眼;并列短语,思考两者的关系;主谓短语,谓语是题眼;复杂句子,全面考虑

 5.明确要求的能力

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写作“要求”。这些“要求”有时除了涉及立意选材等内容方而外,还涉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幅、书写形式等方面。有些“要求”富有“弹性”,有些则是硬性规定、审题时必须看清弄准,写作时自始自终记在心中。

 (二)审题常用的“四种方法”

通常有比较异同、补足因素、大题小做和实题虚做四种方法。

1. 比较异同

  遇到眼熟的文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这就需要联系近似的题型相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如《我爱老师》,可以跟《我的老师》。《我和老师》相比较。第一题重点写“我” 对老师的爱,第二题重点写“老师”是怎样的人,第三题重点写“我”与“老师”的关系。

2. 补足因素

  如《早晨》这个题目,含义很广,可在“早晨”二字前增加一些限制或修饰语,如“学校的”、“都市的”、“乡村的”、“军营的”、“工厂的”等,题目的含义和写作的角度就具体了。

《追求》这个题目可以在前面加主语,在后面加上可供支配的宾语,使之成为某某“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或“追求理解”等,这样也就明确了写作内容。又如《我的梦》,其中“梦”比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梦,而是指人的某种幻想和希望。 我们可将“梦”的具体内容补出来,变成“我的梦是当上飞行员”,“我的梦是考上XX大学”等;

3. 小题大做

“大题”是指范围大的题目,一般字数少,不带修饰语;“小做”是指从小的角度来取材立意,力求以小见大。

4. 实题虚做

“实题”是指以某种实物为题,如《路》、《绿叶》、《泥土》等。“虚做”是指不就物写物,而是展开联想,揭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这种方法对借物抒情的文题比较适用。

(三)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半命题作文是指只给一半题目,另一半由学生自行确定 ,如《第一次××》、《××赞》等等,要领是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作文。

 这类作文比命题作文的限制要小得多,题材也就相应地宽得多,其审题立意的要领同命题作文相同。

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以积极之态面对中考作文,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最棒的自己。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7-11 22:55:43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