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8-05-042018-07-28

作业要求 :


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园)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5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胡玉香    所属单位:田仔母爸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5-14 11:55:08    浏览数( 3 ) 【举报】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近十年来,教育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诸多因素,农村学校依然面临一些问题。现就本人在山区学校工作期间,对农村学校的现状与思考,以平实的态度,客观的认识,回首走过的历程,目的在于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条适合山区学校发展之路,彻底改变边远山区学校落后面貌,尽快缩短与外面学校的差距,让山区教育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一、现状分析

(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各方面的资源都表现为很不平衡。人力方面的不均衡,不仅量上存在不均衡,还有质方面也存在悬殊。一般情况下,能力出众的教师,都被城镇学校留下了,剩下的才分配到乡村学校。还有各种教学设备的配置也是一样,农村学校总比城镇学校要少受益。农村学校不但没有因起点低而得到弥补,反而人为地加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无疑就拉大了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二)缺乏先进的理念。

管理学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管理。那就是说,理念决定管理。从事农村教育工作13年的体验,使我认识到,当前农村中学的教学管理,还是在一种极为落后的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还是一种传统的理念在支撑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这种观念是教条的、行政的,重统一轻个性,重服从轻交流,重形式轻内容。

如教师的备课管理:对教师的备课要求还是几十年不变,统一格式,统一时间检查。对于格式,要求每一个教师教案,必须应有尽有,一样也不能少。什么教学目的,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课时分配,教学进程,样样俱全,有的学校规定得十分明白。一般一个月检查一次,由教导处、教研组检查,并做好记录,分出等级。这样的管理,虽然从管理环节上看,一样也没有少。但理念的落后,管理的粗放,管理的不深入,却导致了水平的低下。它片面追求形式,忽视了备课的真正意义,是否适应教学,忽视了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严重。

教师的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师范毕业出来的,参加工作后,就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进行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都是吃“老本”,靠经验站在讲台上,思想是封闭的,又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更新,现如今要把以前的一整套方法全都抛掉,确实不适应,也极不情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管理就很难一步到位,循序渐进乃为上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二、实现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措施

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适应未来60年而奠基的工程,素质教育在部分人认为以活动为主,发展学生能力、特长。其实,素质教育同样要质量,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要树立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样教育才会和谐。要树立教育要为孩子成长,终身负责,教育要与学生学业、幸福、未来联系在一起,教育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生的扬长上,不要过分补短。现在的教育还必须用好互联网络平台,加强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就在此。那么,从各级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在资金的安排及使用上,要对农村溥弱学校适当倾斜,“硬件”先达标,才谈得上“软件”的开发和运用。常言说得好:“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很大,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大投入,在教学设备设施、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彻底改观,以稳定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乡镇体制调整以来,国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增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这是当前以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所应努力去做的事情。教师培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不但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夯实教育的必由之路。为此,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要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定计划,添措施,重落实,搞好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学校也应抓住这一契机,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每年要安排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各样的培训,培训后的教师要作为“火种”,带动本地本校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严禁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同时,学校可采用“单位出一点,教师拿一点”的资金筹集方式,为教师购买学习资料,使教师手中有书看,有参照的教材,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开展培训工作,真正做到“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用人机制,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学的骨干。

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农村学校有它自身的特点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只要我们认清现状,痛定思痛,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再加上一代代人的执着努力,就能迎来广阔的前景。

老师评语

值得学习!!!

评语时间 :2018-06-04 22:11:26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