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幼儿“伪分享”现象

  发布者:陈般    所属单位:集美幼儿园    发布时间:2018-04-19    浏览数( -) 【举报】

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是良好的道德品质。从社会性意义来说“分享”指主动自愿与他人共享资源,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社会行为。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对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的个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在幼儿园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都非常重视对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养。但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所表现出来“分享行为”是真的在分享吗?下面就幼儿在分享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几种问题为例谈一谈幼儿的“伪分享”现象。

一、强扭的瓜,强迫的分享。

案例一:

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宝宝将自己爱吃的零食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宝宝抱着自己的零食很为难,可是妈妈一直不停的推着宝宝说:“快把好吃的分享给大家啊,拿过去给XX阿姨、XX小朋友。”可是宝宝躲在妈妈的身后硬是不肯过去分享零食,于是妈妈大声的说“宝宝快过去,好吃的东西要大家分享,不可以那么小气!。”宝宝望着快要发火的妈妈的脸,勉强的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其他的小朋友,这时妈妈的脸上才恢复笑容:“宝宝,真棒!”

上述案例在家长带孩子串门时常发生,我们家长只要看到有其他小朋友过来,一定会大声要求自己的孩子:XX,把你的零食(玩具)给小朋友分享下,快!”唯恐自家孩子不懂分享,在他人面前表现得自私自利,让人以为自己教子无方。于是,强迫孩子与人分享的事情时有发生,更甚者演变成肢体冲突。

然而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一种“伪分享”。它背离了“分享”应是主动自愿与他人共享资源的原则。著名经济学家、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恩斯特·费尔(Ernst Fehr)的的实验证明,三四岁的孩子通常是很自私的,他们要先对自己的占有物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后,才能有自愿的分享行为产生。成人违背了幼儿本身的意愿,过早地强迫幼儿去分享,幼儿的心理无法接受这样的行为,必然导致对“分享”产生抵触,也产生不了“分享快乐”的情绪体验。

二、“利益”的交换,有条件的分享

案例二:

明明从家里带来了好吃的零食分给了其他小朋友,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跟很多小朋友分享了好吃的东西,你要给我买汽车玩具。”妈妈表扬了明明,并答应了他的要求。

案例三:

一次玩具分享活动中,芳芳带来了很好看的芭比娃娃,其他几个小朋友都很想玩,于是芳芳便对丽丽说:“我把玩具借你,你以后要天天跟我好。”可是过了一会儿便把玩具要回来,理由是她不想跟丽丽玩了。

上述案例中的“分享”是一种“利益”交换的“伪分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正是因为这一文化背景导致成人在促进幼儿形成这一品质时往往操之过急,追求分享行为的本身,过多的褒奖或采取奖励的方式促使分享行为的产生。导致幼儿为了“分享”而分享,这样的分享是有条件的。如:“你要跟我好,我才给你玩;我不喜欢你时便要把东西要回来。”;“我把好吃的分给别人,妈妈要给我买玩具。” 幼儿的这种分享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分享不再是目的而变成获得某种物品或权利的手段。如果成人不加以辨别而是强化了这种“伪分享”行为,幼儿容易丧失自我,使“分享”目的趋于功利化,幼儿通过这样的方式交往自然很难获得真正的友谊,阻碍幼儿融入集体,破坏了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三、空头支票,嘴上的分享

案例四:

进行“玩具交换”活动前,老师问兰兰“如果有小朋友想要跟你一起玩玩具,你会怎么做?”兰兰说:“我会跟他分享。”可是活动开始后,兰兰一个人霸着玩具火车玩,小军向兰兰借玩具车,兰兰不肯,指着旁边不玩的积木说:“积木可以给你,车子不行,我喜欢玩车子。”

上述案例中幼儿在老师或家长的引导下对分享已经有了认同感,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无法做出相应的行为。有的幼儿只说不做,嘴上说:“玩具要一起分享,一起玩。”但实际上却是独占着玩具。有的幼儿只能出让自己不喜欢的物品,自身的利益并无得到损害,当涉及到幼儿喜欢的物品时,他并不愿意与人分享。这样的“分享”中幼儿的利益并没有出让,也产生不了任何的情绪体验。可见这种“分享”也是一种“伪分享”,说明幼儿只是产生了分享的意识,但还不能将意识融入到行为中,内化于心。

幼儿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奠基期、塑造期。无论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我们都更应当遵守幼儿内心体验不是一味地要求幼儿去分享忽略幼儿的内心需要,为了产生“分享行为”而采取利益诱惑更是不可取。另外,扩大分享的层次和范围,让幼儿学会不仅分享物品,更可以分享情绪(愉快的、悲伤的)一旦幼儿能“感同身受”才有机会将分享内化于心,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分享。反之,这些“伪分享”的行为不仅不能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反而让幼儿对“分享”产生了抗拒和误解,对自身的认知和体验也产生了偏差,阻碍了幼儿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