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和谐教师关系的构建

  发布者:武邢斌    所属单位: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8-06-20    浏览数( -) 【举报】

(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1、师生关系的业缘性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意指师生关系基于教师的职业身份形成的交往特性。

(1) 业缘性的师生关系相对于类血缘性的师生关系而言。

(2) 教师的业缘性教育与家庭的血缘性教育存在矛盾。

(3)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强化而类血缘关系的淡化,直接后果是“师道尊严”传统的消解

2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是指师生关系的交流和互动特性。

(1)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2)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民主性。

(3)交互性体现着师生关系的增益性。

3 、师生关系的生成性

(1)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渐进性。

(2)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可修改性。

(3)生成性意味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未来性。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路径

1、 教师权威与学生尊严的同构

(1)教师制度性权威与学生尊严

(2)教师感召权威与学生尊严

(3)教师的知识权威与学生尊严

2、教师教权与学生学权的平衡

(1)教师教权

教权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权和教学活动的控制权。具体表现为:教学主导权、教育批评权、教育享受权。

(2)学生的学权

3、教师 “真实 ”与“完美”的平衡

教师的 “真实 ”代表着坦诚,教师的 “完美 ”代表着高尚,二者均有利于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感召权威。教师的真实与完美,直接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师是在 “真实 ”中走向 “完美 ”的人,由此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人。

4、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

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心理契约给师生关系注入了高度的安全性。

其次,心理契约为师生关系提供了善意的解读方式。

再次,心理契约使师生之间的关爱成为高度自觉化的举动。

怎样达成师生间的心理契约?可以分为三步走:

主动给学生以关爱

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默默地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尽量少用语言,让师生用心体验彼此的付出。

5 、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

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是指师生关系要保持在师生的角色范围之内。

教师应该避免对学生的责任过度。

教师超越自己的角色承担义务或者放大自己的角色义务,意味着承担了比社会赋予的更多的道德责任。

(三)师生关系中的危机处理

1 、师生关系危机的表现形式

(1)师生的信任危机

(2)师生的心理冷漠(熟悉的陌生人)

(3)师生的相互怨恨

2 、师生关系危机的形成原因

(1)社会功利化思潮对师生关系的侵蚀。

(2)应试体制对师生关系的强制。

(3)教师个人际遇的不公对师生关系的连带性负面影响。

(4)师生观念差异带来的师生关系冲突。

(5)教师工作方法适当带来的师生关系危机。

3 、师生关系危机的处置方式

(1)以友善的心理处理危机。

(2)以道德的方式处理危机。

(3)用民主手段解决危机

(4)用相对正义的结果结束危机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