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师说》教学设计展示 作业周期 : 2018-06-162018-07-15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展示《师说》的教学设计。

发布者 :韩鹤太

《师说》教学设计展示

提交者:学员赵振成    所属单位: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6-20 08:13:02    浏览数( 1 ) 【举报】

学习中心
查看成绩我相关的辅导者校本研修规划书主题活动论坛研讨课程选择课程学习研修计划研修作业研修日志校本研修成果公告研修中心
研修活动研修工具
E优资源站助教V课程资源中心Apple Teacher当前位置:
工作室首页>研修作业列表 >研修作业互评列表 互评研修作业
《师说》教学设计展示
提交者:付燕方   提交时间:2018-06-16 09:37:45  浏览数:0   评论数:0


《师说》教学设计

鄢陵县二高  付燕方

《师说》设计思想:

《师说》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必修》第三单元的第四篇文章,节选自韩愈的《昌黎先生集》。本单元的学习以学生反复朗读、悉心体会为主,学生要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基础上,体会古代议论性散文的魅力,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根据单元提示重点,现将本课的设计重点放在如下三个方面:

⑴作为一篇文言文,掌握文言知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于语句的翻译,词语的理解,重点词语的用法,特殊的词语、句式的把握便成为学生自学的一个重点。

⑵《师说》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要让学生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

⑶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学生主体性,结合我校学案型教学模式,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意识。

(我校现实施的是学案型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程重在学生的检测和展示交流环节,重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生识记作者及文体知识

2.  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学生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理想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

2. 思考感悟新课程下理想的课堂,做新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韩愈尊师重教思想的论述

2.联系自己的课堂实际感悟新课程下的课堂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科自习)

学生自学为主,完成学案(附《师说》学案一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2.学生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检测内容:学案中所列的重点文言现象

   检测方式:组内两人互相提问

二.         作者简介、解题

1.     解题

2.     作者简介及古文运动

3.     写作背景

三.         文本内容研读

1.     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2.学生质疑、解惑、展示

(1)学生在自学翻译的基础上,把自己整理出的文言现象同组内交流,有不理解的在班内解惑。

(2)学生分组在班内展示自己组的交流成果

(3)教师通过多媒体把重要的知识点展示给大家

3.研习课文内容(学生思考探究三个问题,理清文章思路,背诵全文)

(1)第一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作者从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3)第三段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释了什么观点?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理清背诵线索

段落
 论点及主要论据
 作用
 
    一
 总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全文总纲
 

 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1、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2、士大夫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  身,则耻师焉。

          3、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
 第一个分论点,正反对比论证中心。
 

 论点:圣人无常师。

论据:1、孔子从师的行为。

           2、孔子从师的言论。
 第二个分论点。从正面论证中心
 

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四.         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思考探究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

2.学生联系自己的课堂实际,思考感悟新课程下理想的课堂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韩愈尊师重教思想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  检测

检测学生背诵情况

二.  学生探究

1.     学生探究一

文中韩愈的哪些思想具有现实意义,能为当世所用?(找出原文中的语言并且用自己的话阐释)

2.     学生探究二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角色的转变?

(学生观看视频,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交流)

三.  学生感悟勾勒

用自己的笔勾勒心目中的理想课堂,然后给大家描述出来

四.  教师总结

每个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都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每个学生的理想课堂都有自己的特色,其实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也在努力实践着,希望我们都能主动做课堂的主人。

 

学情分析:两班基础不同,语文水平差别较大。虽然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6-24 16:53:3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