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如何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 作业周期 : 2018-05-312018-07-01

作业要求 :

古诗文阅读,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比较困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请大家探讨解答。

发布者 :郑亚锋

如何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

提交者:学员宋庆华    所属单位:许昌市第八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6-21 15:57:34    浏览数( 4 ) 【举报】

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如何处理,一直是我的文言文教学中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不细致地处理“言”,很多地方学生不会翻译,就会影响对“文”的理解;如果只是处理“言”,那么“文”本身的魅力,学生便无法体会,老师自己也就成了韩愈口中只会“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童子”之师了,“传道受业”的责任没有尽到,传承经典和传统文化的责任也没有尽到。但是,“文”和“言”如何有机统一,这是个难题。读完童志斌教授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又听了童教授的课,总算有茅塞顿开之感。

首先,“言”的问题,尽量交给学生来解决,尤其是高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养成有问题先翻工具书的习惯。高考考纲要求学生读的是“浅易文言文”,必修课本节选的文言文都属于“浅易文言文”,因此,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解决大部分的字词问题是能够完成的。尤其是不太好理解的课文,课下注释会比较详细,这样也降低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关键问题在于怎样引导或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尽量自己熟悉课文,解决基本的字词。我觉得,课前预习的任务要布置得非常明确,不能只是简单地说“预习XX课”,任务要具体,对学生来说既有针对性,又有操作性,同时还便于老师上课检查预习的情况。

第二,对于课文中比较难的词语和文言知识的理解,则需要单独抽出时间来给学生专门的讲解。童教授在做讲座时也提到这个问题,文言文的学习确实有一些难点是学生自学无法解决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细致地讲解和梳理。根据我在教学中的体验,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对语法的掌握非常薄弱,因此文言文中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对很多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但是这些特殊用法往往又会影响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因此这是需要专门花费时间去集中解决的。

第三,能够传达人物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言”是文言统一的重点。这一点在童教授的课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他曾讲过的课文《鸿门宴》中“欲献大王”和“欲与亚父”,两个动词的意义,体现的人物地位,情感态度。在刘邦君臣私下讨论的场合,人物语言可以比较随意,而在当面献给项羽的场合,张良必须表现恭敬,庄严的态度,因此对项羽就只能用“奉”。再比如《苏武传》中卫律劝说苏武的一句话“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和李陵劝说苏武的一句“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卫律的说辞不能打动苏武是正常的,但是李陵的为什么也不能打动苏武呢?关键就在这个“空”字上,他们都认为苏武这样自苦,是徒劳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苏武做这一切是发自内心的坚持,是出自自己对国家大义的自觉坚守,本就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他根本就不需要别人的肯定、赞叹。所以苏武伟大,不仅在于他十九年不管环境如何恶劣的坚守,更在于坚守时不需要别人肯定、不需要别人赞美的发自内心、无怨无悔。如果像童教授这样分分析,既可以使学生对“空”字的含义印象深刻,同时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苏武的形象和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的匠心。同样的事例也出现在童教授《项脊轩志》的课堂实录中,抓住课文中的几个典型的词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那几个逝去之人的真挚怀念,这样既是解决“言”的问题,也帮助学生了解到文言文中“文”的魅力。

第四,每篇课文中“文”的重点要视情况有所不同。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老师们对《烛之武退秦师》应该教什么的讨论,大家都觉得应该把“文”的教学重点放在人物的语言艺术上,烛之武在这个事件中用自己的语言说服了秦伯,保全了自己的国家,那么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语句翻译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鸿门宴》中人物之间的钩心斗角则可以作文引导学生学习的“文”的侧重点。

总之,就像童教授讲到的把文章的章法和字句充分打开后,才能获得语言的美感才能比较全面的理解文章内容。而“文”和“言”的统一,还需要我在实际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6-22 13:32:1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