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8-05-292018-09-30

作业要求 :

陶行知先生主张: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请参训教师结合本次培训学习和自身实践情况,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发展个性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到达会学的目的。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有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田小永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张彦君    所属单位: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6-13 17:37:16    浏览数( 0 ) 【举报】

教师的引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主张:“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要发挥好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如何才能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呢?

一、在学习目标上要引导。

一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学生能学到哪些知识?要对学生哪些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通过这些知识、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哪些培养和升华?这些都要在学习目标里有预设。这样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晰了,在学习时就能有的放矢。

二、在探究问题的方向上要引导。

由于中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方面的原因,在探究教师设计的问题时往往会偏离探究的方向。这个时候教师要适时地做一下讨论方向的引导,学生会很快将目标达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在学习方法上要引导。

学习方法是很具体的东西,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对于每一个问题怎样学最好写一个学习方法,或至少在引导学生使用学案时给学生指出一个比较通行的学习方法。这样,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可以逐渐培养出一种学习方法,然后学生再根据这种方式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在学生质疑上要引导。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目前的课堂上,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设计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很少有学生去质疑,或者有点质疑,也让教师轻描淡写地给应付过去。比如在教授《孔雀东南飞》时,就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结局这个问题,我鼓励学生,引导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讨论的也非常激烈。

五、在学生思维深度上要引导。

高中生一般思维深度都不够,教师应逐步地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深度。比如鲁迅先生的《药》这一课,在环境描写上,课文先后提到“太阳还没有出”、“ 太阳也出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两点对环境所暗含的意思进行探析,分析环境发生变化的原由;另外文中有几个关于老栓动作的词语:“伸”、“退”、“蹩进”、“靠”、“立”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几个动词入手,把握老栓的心理变化活动以及分析出现这样的心理以及活动的原由,从而更深入地对课文进行探究,整体把握课文。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