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8-05-292018-09-30

作业要求 :

陶行知先生主张: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请参训教师结合本次培训学习和自身实践情况,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发展个性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到达会学的目的。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有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田小永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吕松杰    所属单位: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6-04 10:50:25    浏览数( 0 ) 【举报】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反思

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吕松杰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人教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难点内容是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算分子的立体构型,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考选三中,这部分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

整个教学过程下来,我严格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重、难点的突破也比较顺利,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良好,时间把握也很到位。但中间有一些小问题也还是应该值得重视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本节课是纯理论的一节课,部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不太到位,导致有些字母的含义不清,不能准确应用,而且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过于生疏,不熟练导致知识连贯性不理想,这可能是由于学习时间间隔过长学生遗忘所导致,而对于这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将问题设置得更细、更巧,也就是说通过巧妙地问题设置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本节课需要计算,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这需要多设计些问题让学生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探讨

 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吕松杰

 

  当前,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校本课程开发成了此次改革的热点化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热点之一.校本课程开发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资源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及教育哲学的基础上,与外部力量合作,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是近几年的事,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对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讲是全新的课程改革尝试,它不仅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还涉及到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的参与以及学校教学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在查阅大量《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丛书、期刊文献资料并仔细研究试点学校的开发实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特征,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了如下思考:

(1)化学校本课程应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校本课程要把实验探究活动与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有意义的课题,调动学生通过实验积极探索。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学习水污染后,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通过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要重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标准要求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科技作为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化学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要立足于生活,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充分体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继而利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查表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更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关于这一点与建构主义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观点相同.“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联系、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疑问和问题,寻求研究对象,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这是化学校本课程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是化学中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部分,应当受到重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身心发展最迅速、旺盛、具想像力的时期是在中学阶段,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特长、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年龄段,有利于广泛而全面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课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科学评估学生需求、学校和社区的实际、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通过实验,学习、巩固、深化化学知识,获得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与发现问题的科学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发实验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家庭实验等但过去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化学校本课程在这方面应当有所突破,结合专题,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生实验或者让学生设计实验并亲自动手去做、去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和探究性,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重视校本教研室活动的开展。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教师的责任心和知识水平是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教师,既是教学人员,也是研究者,他们积极开发出一、二门反映自己学识水平、具有自身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创造性空间中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开展教研活动要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一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各级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如实验教材培训等。
    (3)化学校本课程应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本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新学习方法的转变。自主性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基于自主性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化学校本课程应注重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再通过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校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类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
    (5)化学校本课程应构建多元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多元化的化学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了不同志趣、不同需要的学生必须学习相同的内容,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需要,有利于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化学校本课程应将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有机的协调起来。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应相互搭配,协调进行。不宜在一定时间内集中让学生学习必修课或选修课。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造成心理负担。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协调进行有利于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其他方面的能力协调发展。  
    (6)化学校本课程一定要以校为本。校本教材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按照学生知识结构,依托校园周围环境。如参观当地的化工厂,收集有关的资料,讨论化工发展的前景及化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编写自己学校的校本教材,不是不要目前通用的课本教材,而是对课本教材的一种补充, 是让学生学习更适用的知识,促进全面发展,并起到一定的减负作用。
    (7)化学校本课程应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把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理解的化学理论、难以表达的化学反应原理等,以及难以观察的实验现象、无条件做的实验等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清晰地接受下来。但信息时代下的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还处在探索性阶段,化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根据化学本身的特点有选择地制作课件,还要有好的授课策略;化学实验教学也需要有选择地与信息技术配合,而不能盲目地滥用信息技术来代替化学实验教学,就是说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它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还有待发展与完善。
    (8)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要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来源首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有差异的个性发展。

现代化学科学已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自然科学。在化学基础教育中要及时反映现代化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改革的灵魂固然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但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还是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致力于研究开发校本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探索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研究并获得结论。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我了解到学生一开始并不太适应,多年来的学习方式已经让他们习惯于将自己的大脑当作一个容器,而不是鲜活个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习惯于机械地背诵化学实验的现象、装置图,做实验时习惯于机械地照方配药,他们习惯了要标准答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提高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有意义的但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6-21 09:38:25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