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共享 > 正文

营造文化氛围课堂

  发布者:韩胜    所属单位:群龙小学    发布时间:2018-06-17    浏览数( -) 【举报】

语文教材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递工具,同时又是文化的构成,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材编选的作品或材料不仅仅是事实与经验的陈述文本,同时自身也浸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或是题材和感情倾向上具有文化性,即所写的社会人事或自然景观蕴含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或是具有强烈的文化反思精神,即通过浸润文化意味的特定对象反思历史和人类的生存景况;或是体现文化的批判意向,即以独具的文化视野和思维方式来剖析描写的对象,穿透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文本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多一点原本属于它自己的靓丽与芬芳,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挖掘教材文化内涵。个体人格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而“个体人格发展”主要是靠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蕴来实现。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

1)从课文注释入手,挖掘民风民俗。如针对《陈太丘与友期》中“家君”“尊君”等注释我们开设专题学习,探讨中国礼仪,延伸到主仆、亲子、君臣等人际关系以及中国人名文化的探讨

2)从时代背景的介绍入手,吸收民族气节营养。每一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了解时代背景,可以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发展历程,更正确地解读文本,还可以知道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大致轮廓,可以明确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如学习吴晗的《谈骨气》,我们必须讲清文天祥事例的时代背景。当时,元人(蒙古族)入侵,蹂躏统治汉人,元人和汉人是侵略和被侵略、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这些历史事实不弄清,学生会认为元人是中国人,文天祥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的斗争,怎谈得上中国人的“骨气”?这种低级的错误,会销蚀学生心中的“骨气”。

3)从课文主题入手,接受优秀的传统美德熏陶。如《散步》一文故事情节简单,但经作者的思考升华,却蕴涵着民族伦理道德的理念,课堂上通过师生讨论、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浓浓亲情中寄寓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风筝》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先生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更值得我们对封建教育思想、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

4)从课文重点语句入手,体味古人的人生境界。学习《<论语>十则》,通过课堂辩论让学生了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厚与仁慈,以及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4)从字词教学入手,展现中华文化的渊博汉语言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的记载,它们记载着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智慧,它们图解着我们祖先的勤劳与艰辛,它们暗示着我们祖先曾经经历无数自然灾难的历史,它们诉说着我们祖先如何探索科学勇闯难关的过程。如在开展《马的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我们以文化的高度审视汉字的演变,通过查找资料,讲解有关“马”字的故事、成语,旁征博引,广泛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2、创设课堂文化氛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重要的生命经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1)生活显示情境。我们在教室的走廊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学生自己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音乐渲染情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渲染气氛;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

3)媒体演示情境。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再现情境等等。例如《苏州园林》一课,让学生在幽雅的古筝音乐中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感受苏州园林的景色之美,成就之高,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并借此导入。随着课文阅读,又用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印证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等方面的特征,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获得美的享受。还用实物图片配合解释“轩”“榭”等词语,获得直观深刻的印象。由于感染力强,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教育也进行得成功而又不露痕迹。

3、品味作品文化意蕴。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语言表达丰美而深厚,这来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气息,泛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著作,也就走近了中国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

1)品词析句,领悟深意。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给人的启迪作用是通过词和句子的逻辑组合来表现的。因此,我们应抓住作品中某些集中表现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借助于语法修辞等必要的手段,作一些精当的语言分析,来揭示蕴蓄于作品深层的丰富内涵。如《饮酒(其五)》,“采菊”写出了一个怡然自得,采菊东篱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见”不同于“望”,是无意中看见,它准确地传达出无心而得的神韵、闲适愉悦的心境以及抒情主人公超然世外的高尚品格。

2)角色扮演,品味形象。语文教材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窥见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美貌如花,心地善良,英姿飒爽,骁勇善战,她的故事有着浓浓的中国情调。教师顺着课文的脉络,深入讲解木兰身上的传统美德,如她身上有英勇无畏的胆识,有对父母的孝心,也有“出门看伙伴,对镜贴花黄”的女儿性。为使学生加深理解,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剖析人物性格,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从而正确感知作品的形象美。

3)联系现实,沟通情感。在对教材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客观分析时,还须挖掘其人文内涵,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社会的哲理,并联系社会现实、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亢奋、深沉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如《斑羚飞渡》对可贵的种族精神和团队精神的热情赞扬;《安塞腰鼓》对精湛传统文化的热忱;《土地的誓言》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沁园春·雪》展示壮美河山,挥洒壮志豪情┅┅这些或朴实或激情或沉重的文字,以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涤荡着人的心灵。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撰写心得等途径沟通情感,陶冶性情,美丽心灵。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把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其文化精神。


资源共享

最新资源共享

热评资源共享

热门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