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共享 > 正文

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李富 已在 2018-08-30 19:55 推荐!)

  发布者:唐智明    所属单位:安岳县宝华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2018-08-22    浏览数( -) 【推荐】 【举报】

 

   为什么要教估算,我们如何把握好估算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标准》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段提出估算的要求以及交流算法的要求。
   ·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一学段,参见《标准》例6)。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第一学段)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白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学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第二学段,参见《标准》例26,例27)。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第二学段,参见《标准》例28)。
   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用到,估算与精算相互补充,在实际运用中有不同的功能。对于一些问题可能只需要估算,没有必要一定要精算。如购物时,选择一些物品后,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自己带的钱是否足够。《标准》中例26就是这样的例子。
   李阿姨去商店购物,带了100元,她买了两袋面,每袋30.4元,又买了一块牛肉,用了19.4元,她还想买一条鱼,大一些的每条25.2元,小一些的每条15.8元。请帮助李阿姨估算一下,她带的钱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 
   在估算时首先判断选择元做单位估计就可以,没有必要精确到角(0.1元)。 
   第一问,“够不够买小鱼?”可以这样估算:买一袋面不超过31元,两袋面不超过62元;买牛肉不超过20元;买小鱼不超过16元;总共不超过62+20-1-16=98(元),李阿姨的钱是够用的。 
   第二问,“能不能买大鱼?”可以这样估算:买一袋面至少要30元,两袋面至少要60元;哭牛肉至少要19元;买大鱼至少要25元;总共至少要60+19+25=104元,已经超过100元了,李阿姨不能再买大鱼了。 
   同时,两个学段对于估算的要求侧重点是不同的。
   第一学段的估算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单位,上例中是选择了元作单位。一般来说,估计教室的长度时,通常以“米”为单位,如教室到学校的体育馆有多远,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米为长度单位,选择厘米就显得不合适了;估计书本的长度时,通常以“厘米”为单位,选择米也显得不合适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单位,如步长、臂长等。进而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学段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这个问题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数学本身的问题。《课程标准》中的两个例子,一个是现实问题,一个是纯数学问题。例27就是一个纯数学问题。
   例3(《课程标准》例27) 9. 9×6.9比70小吗? 1∕2十4∕7比1大吗? 
   解这个问题时,可以把9.9放大为10,因为10×6. 9=69,估算结果比70小。 
   解另一个问题时,可以把4∕7缩小为1∕2,估算1∕2十4∕4比1∕2+1∕2=1大。 
   在上面解题过程当中,说明估算先有一个规划,想一想怎么估,然后要选择合适的单位,选择单位以后,要用什么方法,是大估一些,还是小估一些,如在解决例3第1个问时,就用了大估的方法,解决例3第2个问时就用了小估的方法。只要对学生通过较多的估算教学训练,就能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单纯地让学生去记住某一种估算方法,而是要使学生逐步地去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选择估算方法,二是要帮助学生进行整体的规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选择好合适的估算单位;三是要选择好素材,提出好问题;四是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进行估算,鼓励算法的多样化,重视同学之间的交流;五是要鼓励学生,用估算去验证计算的结果,养成好的估算习惯;六是要教师重视估算,要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最后一点就是对估算要做好评价,包括对估算意识的评价。


资源共享

最新资源共享

热评资源共享

热门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