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共享 > 正文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发布者:黄忠    所属单位: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中心校    发布时间:2018-11-07    浏览数( -) 【举报】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力求务实高效。高效语文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学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实现了由原先的“低效语文课堂”向“有效语文课堂”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到 “高效语文课堂”呢?下面就十多年来在教学第一线的工作实际,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就会去思考,去理解。

    在教学一年级阅读课文《七色阳光》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夏天的一个午后,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忽然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大雨“哗哗哗”地下起来了。(多媒体出示画面)过了一会儿,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又露出了笑脸。你瞧,小青蛙呱呱呱地唱着歌蹦出来了,小鸟、小蝴蝶也飞出来了。他们在一起欣赏着这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色。可是,不一会儿他们就争论了起来。他们在争论什么呢?”故事一讲完,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时,学生们已对太阳光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还例如,我在《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中,上课伊始,利用两分钟的时间,播放了歌曲《恭喜》与精彩的北京春节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顿时提高了,他们对歌词、音乐带来的喜庆,对新鲜、独具特色的北京春节民俗图片,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产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发起了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也受到同样的感染,于是,我们师生同乐同欢的《北京的春节》拉开了课堂的序幕。

    二、创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过于紧张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更不会生出高效。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只有教师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产生感情共鸣,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教学质量才能发生实质性的提高。

    1、密切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强调对知识的灌输,对教师的服从。今天,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课堂的管理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这将大大改变学生畏师的心理,有利于教学的民主化。课堂上打破一味地“灌输”,注重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相互协作,共同讨论;打破绝对的“服从”,鼓励大胆质疑,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放下过去的“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讲台,启发思维,组织教学。当学生感受到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时,学生才会产生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避免了无谓的烦恼、争端等,在互尊和谐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记得我们学校小李老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一开始就创设一种童话情景,她以孔雀姐姐的身份, 和学生们共同进入童话故事之中,一起走进文本,也体现了教师的合作者身份,学生戴上哪个动物头饰就是哪个小动物了,让学生体验角色,真真实实地感受童话故事中角色,这样一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倍感亲切,学生在轻松愉快心境氛围中更有效地获取了知识。

    2、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与学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课前教师要潜身心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语言、思想、情感等,然后借助语言、图片、音乐、视频资料等手段设计出适合本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情感与课文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能让学生把学得的形式举一反三,且又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堂教学情境完善和谐课堂。如在教古诗《静夜思》时,在理解了古诗大意之后,我播放了抒情的旋律,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有的学生边说边用动作表现思念家乡的样子;有的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再现古诗描绘的情景;还有的学生拿起了画笔,用图画进行展示。课堂上,学生时而朗诵,时而表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尽情展示自己的同时,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心与境的和谐,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和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情感上营造气氛。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3、用教师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

    一位语文老师,必然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能随文字激荡自己的每一根神经。在用课文教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语言也应该是精炼而富有感情的。根据课文内容时而轻缓、时而激荡、时而娓娓道来、时而高声疾呼……用这种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他们在这些氛围的引领下也很容易进入角色,实现高效的学习。

    三、实现教学策略灵活多变

    小学生走进课堂,如果被要求在一节课上做同一件事情,学生一定会变得厌烦。而实现教学策略多变,学生的兴趣就得到了保持,学习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1、在一节课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积极参与,并期待课堂教学环节的层层推进。在一节课开始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默写、背诵、练习、小组讨论、发现疑点和解决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来保持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也有助于找到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如果使用同一套的教学方法过于频繁,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便会呈现低效或无效。随着时间改变教学策略,试着不要在整节课上使用同一种策略,并且根据课文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更合适的教学方式,确保课堂中每一项任务的某些东西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的元素上,实现学生求知过程的主动化。

   2、采取游戏模拟等一些课堂行为

   结合课文,课堂上一些娱乐和有趣的活动,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感觉这些活动本身就能够使人满意。如果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学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更加乐意去接受知识与挑战。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作为教师应该创设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3、让小画家、小作家……进课堂

    教材中某些文章写得很美,通过对文字的感悟,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就更美了。教学《黄山奇石》时,我们学校王教师这样引导:作者概括地介绍了黄山风景区后,就迫不及待地带我们去看岩石了。在这篇课文里,我们看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岩石真奇呀!现在,黄山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画一画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再给它们取些有趣的名字吧。这样,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既深化了课文的学习,又使创新思维得到了训练。

    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邹教师谈话:“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见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说天无边无际,大极了。青蛙不信,还说小鸟弄错了。那么,当青蛙跳出井口一看,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接着往下写……对教材内容可以续写、改写、缩写……这样,课堂上学生不是收音机,而是创作者,说不定以后还有人会成为作家。

    很多小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像我们班老师那样的老师。老师这份工作对许多小学生来说是很崇高的、令人向往的,能够到讲台上当小老师对许多学生有吸引力。针对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时可让小老师课前自己制作生字词卡片,课堂上由小老师来组织字词教学。小老师教的还有模有样,由读音、结构、识记方法到组词、造句等,小老师教得认真,其他同学也学得兴致盎然。再如,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时可由小老师来组织质疑答疑等。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要做自主、合作、探究氛围的营造者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低年级最为明显):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来不及举手回答,便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大声呼喊、不自觉的站立。对于这些现象很多教师因其扰乱了秩序井然的课堂,影响了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想方设法来封堵学生的嘴巴,呵斥这些所谓过激的行为。其实这些现象的存在,我认为是正常的,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说多说少没关系,说对说错没关系,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并给他们平等的表现机会,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弥补了课堂上时间的局限又照顾到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倾听来自学生的意见和感受,有利于老师获取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师生间坦诚相待,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愉快、轻松之中。否则,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在维持课堂秩序 ”的同时扼杀了,剩下的只是“俯首帖耳”、机器性的记忆。因此,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这“度”为他们营造一个氛围,为他们创设一个自主的空间。

    2、要做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呢?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 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我还是以《七色阳光》为例,由于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太阳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五、巧设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如何设计提问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在教学《嫦娥奔月》一课后,当我在问学生:你有什么美好的心愿要送给善良的月亮姐姐时,学生的回答让我惊喜。有的说:我想折好多纸星星,挂到天上和嫦娥阿姨做伴。有的说:我想登上月球,看看她到底长什么样子。还有的说:我想和嫦娥一块儿美化环境,绿化月球……言语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思维与思维产生了真实的碰撞,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在学习《一定要争气》一文时,黄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说到课文讲了童第周两次争气的事,一次为自己,一次为国家。黄老师表扬后学生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童第周为什么要给自己争气?他又是怎样给自己争气的?结果怎样?从童第周为自己争气这件事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虽然简短,但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

    六、注意多元化的课堂评价

    评价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但不应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自己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堂教学评价不光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评价,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在交流式的互评中,评价同学之间的朗读、回答和表演,指出其优点,提出其建议。特别是面对众多美丽的错误、可爱的偏见、荒谬的异端及灵动的创见等信息不迷茫。通过正确引导、参与评价,形成正确的价值去向,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当学生的独特体验与人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时,在允许学生 “自圆其说”,通过阅读反思,通过协商、讨论、辩论的沟通方式进行评价,用我赞同......,更赞同......我欣赏......,更欣赏......等激励、辨证的语言来评价,使学生有受重视、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学生在这种评价状态下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利于实现高效课堂。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的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它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总结。我相信通过我们的智慧与努力一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资源共享

最新资源共享

热评资源共享

热门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