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共享 > 正文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发布者:吴炼    所属单位: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中心校    发布时间:2018-11-13    浏览数( -) 【举报】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内容摘要】一堂思想品德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是否能让的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其主体地位,使一堂课能够体现动与静、张与合的有效结合。作为教师,不能总是做教学的“主演”, 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教师更要做教学的“导演”, 高度重视学生这个接受主体,把传统的老师“教”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重视课前预习,预设学生参与意识;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参与意识;三、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意识;四、完善作业练习,增强课后参与余味。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顾名思义教与学两者缺一不可。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教育之本,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活动,作为教师不能总是做教学的“主演”, 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教师更要做教学的“导演”,高度重视学生这个接受主体,把传统的老师“教”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使教育成为一种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情况不容乐观,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

1.课堂参与形式化。

有些思想品德课堂看似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参与而参与。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教师就好比导演,教案仿佛“剧本”,学生是否参与或参与多少则应视“剧本”需要而定。

2.参与学生固定化。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参与面往往比较狭窄,积极参与的总是那么些人。一个班级中程度稍差的同学往往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大多数时间里则无动于衷的“隔岸观火者”。久而久之,那些被冷落的学生对课堂参与的情绪会越来越低,甚至会对课堂参与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对思想品德学习失去兴趣。

3.参与层次表面化。

有许多思想品德课堂,虽然参与面较广,但一堂课中,往往以局限在“教师问学生答”这一形式中。有时老师还为了学生的回答与自己预设的答案不太一致而反复提问。预设的课堂产生不了智慧的火花,只有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不断的生成中,才能让课堂亮点频现,激发学生的智慧。

由此可见,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如何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每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时需要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在如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去追求的目标。那么思想品德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

一、重视课前预习,预设学生参与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告诉我们课前预习在学习起始阶段的重要性,“预习”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良好而有效的预习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预习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同时给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由于目标明确和问题有针对性,学生学习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精力也得到了科学分配,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思想品德课堂上参与的热情提高了。自读理解课本,正文内容慢读,补充材料快读,围绕目标逐个地解决问题,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在正确答案下划线,重点词语加着重号,难点、疑点划双线或难点划圈,疑点打“?”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注重预习形式的多样化。

假如每一堂课的预习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时间一久,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就渐渐淡化了。因此,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注意创新预习方法,让预习形式多样化,经常给学生以预习的新方式,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比如在八年级《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我在预习时编成几个小问题,①我国现代化包括哪几方面的建设?②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什么?③如何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学生如果解决这三个小问题,那么基本路线的含义也就掌握了,这种方式我称之为问题式。再如在九年级《我国的环境压力》这一内容时,我就布置学生收集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有关资料,然后按要求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并回答:此次特大洪灾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为什么国家要求禁止再在中上游地区砍伐树木?如何防止特大洪水再度爆发?此事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发?把这些信息资料搬进课堂,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基本原理及时应用于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说明,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方式我称之为信息式

3.关注预习的检查与评价。

对于预习任务的检查,也是一个很需要关注的方面。为了达到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促使学生提高预习质量,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因此,我在布置了预习作业后都要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检查。检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做在预习作业本里上交检查;有的则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来进行,实际上也是教师在检查预习情况。进行预习作业检查后,要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让学生中老师给以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使预习的效果不断提高。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积极影响,能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以 “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教育理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民主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参与意识。

1.让鼓励走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在课堂的提问中,我都是以鼓励学生为主,即使学生的回答毫无头绪,也会给以一个鼓励的眼神或微笑。比如在上八年级《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时,我出示许多各民族服饰特色的照片让学生说出是哪个民族,因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较缺乏,一开始都不愿讲,于是我对他们说:“大家不要拘束,大胆地讲,即使讲错也可以说明你知道另一方面的知识,也是一个成绩。”这样,有几个胆大的学生开始说起来了,继而很多学生都愿说了,课堂氛围一下子轻松了起来,同时我也从学生们的脸上看到了自信与喜悦。

2.把尊重带进课堂。

教育这种活动不同于任何的制造活动,也不是一种操作流程。现代社会注重自我,发展个性。尊重个性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理性追求。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始终应明白在课堂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比如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这位学生回答的内容与所要求的相差甚大,我也不会去打断他的发言,即便这样做会浪费一点时间,但这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尊重他的人格,在以后的课堂回答中他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了。

3.将幽默注入课堂。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一节课四十分钟时间,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知识内容枯燥,学生是很容易疲倦的。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幽默一下,不但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有利于课堂和谐,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比如我在上八年级《消费者权益》一课时,讲到对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等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人因不不知什么原因而要寻死,喝下了家里的一瓶剧毒农药,但喝后却啥事也没有,家人拿去发现这是一瓶假农药。我用这个例子来分析说明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的被侵犯。学生听话哈哈大笑,印象自然就非常深了。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意识。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中的前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以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

1.借助表演创设教学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积极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感动学生、陶醉学生的情境,让学生亲身观察和感受,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地亲自去体验,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其中表演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小品形式就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增强他们课堂参与意识。比如在八年级《公民的隐私权》一课时,我设计了让两个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来表演自己的隐私权被侵犯的故事。(一个学生手里拿着一封已被拆开的信,边跑边喊着冲进教室:某某已经有女朋友了。)然后马上问学生:请同学们评价刚才这位同学的行为。学生感觉自己的同学表演非常亲切又有趣,大家都非常积极的讨论,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借助图文声像创设教学情境。

图文声像作品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等特点,诸如音乐、图片、照片、视频等形式,既能够渲染气氛、活跃思维,又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呈现真实的情景,可以唤起人们的感情,引起共鸣。如在八年级《改革开放富起来》中,我以视频的形式播放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生活环境,再结合视频的内容让学生讲现在的状况,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客观地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富起来了。再如在八年级《民族大家庭》中,我在上课开始时就播放了宋祖英的《爱我中华》的歌曲,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本堂课的内容中。

3.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好奇之火。如在七年级《珍爱生命》一课中,我以问题式情景展开。“假如你只有三天的生命时间了,你将怎样度过?”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有的学生说不再睡觉,好好珍惜,有的学生说要孝敬父母等等。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以此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通过这种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不同情境,能够让学生更能够从客观上认识理论知识,甚至有时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完善作业练习,增强课后参与余味。

“余味”的词语解释是“形容事物的性情未尽(余味正浓)(耐人寻味)”。引申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吃到“糖果”使他们在课后留下非常耐人回味的“味道”。因此我在布置作业时,总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要求在紧密联系本课内容的前提下来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既会做又愿做。

1.作业布置的适量性。

思想品德课每周只有2节课,在许多学校又是作为一门所谓的副科来对待,因此是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课外时间。因此,我在布置作业时,十分注意分量的适当性,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一般情况下,我在有课的当天针对每个知识点安排二道题目,基本上就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再在周末时根据本周的教学总内容布置约十题左右的题目,以加强巩固。而其余没课的三天则绝不布置了。

2.作业布置的层次性。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这就启示我们教师布置作业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来布置作业,要遵循:“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的思想。如在八年级《改革开放富起来》一课中,我布置了“联系自己家庭,比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结合吃、穿、住、行说明”和“联系自己家庭,比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结合吃、穿、住、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其变化的原因”两个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前者较容易,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写出一些内容,这使得他们觉得思想品德课作业我也会做这样一种感觉,使得他们有了学习的兴趣;而后者则增加了难度,需要进一步阐述原因,这是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的,这就使得基础好的学生不觉得思想品德作业很简单而放松学习。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达到了作业的目的,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3.作业布置的趣味性。

“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无思维价值的练习。如在七年级《悦纳自我》一课时,针对有些学生过分关注个人的缺陷或不足,从而导致自卑心理重、自信心弱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的心理型趣味作业:请同学轮流到讲台前大声地用“虽然……但是……”造句(例如:虽然我长得不漂亮,但是我很健康)。再如在八年级《珍爱生命》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制作一张自己的个性名片并在班级里展览。通过这样的趣味作业,既让学生锻炼了能力,也让他们感觉到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如果说学生是主演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导演,教师要导演好一堂课就应给以学生足够的表演空间和教给学生表演的技术,同时还应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宜于他们表演的舞台,能够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这就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和参与时间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尽情地做一个表演者,从而收获成功,这才是教与学的最佳境界。就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前进,努力达到这样的佳境吧!

 

参考文献:

 [1] <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    魏清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6

 [2] <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 (日)佐藤学 著      李季湄 译 (2003年1月出版)

[4] <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庞国斌  王冬凌  编著(2003年出版)

[5] <课堂教学要营造情境教学氛围[N]> 翁祖乐 中国教师报 2003-02-23

资源共享

最新资源共享

热评资源共享

热门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