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发布者:陈俊龙     发布时间:2018-09-05 浏览数( 0) 【举报】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的数感问题。可见,如何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这一理念逐步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数感”呢?如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本人就从其“内涵”与“培养途径”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实践体会。 一、对“数感”的认识。 1、数感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 “数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英文中“NumberSense”,可翻译成数感、数觉或数意识。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事物、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如走进一个戏院,在我们面前的是2个集合,一个是戏院的座位,一个是看戏的人,有人会自然将这2个集合作一下估计,不用计数,就可以知道这2个集合是否相等,哪个集合大,这就是一种数感。 2、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 “数感”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想出有用的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是指,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据和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进行计算并具有选折适当的方法(如心算、笔算、使用计算器)实施计算的经验;能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 3、数感是一种“数学地”思考。 数感就是将有关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都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一个公民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美国学者格劳斯认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一个学生去文具店买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就要考虑购买每种文具的数量、单价,应带多少钱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地学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培养数感,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学会用量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当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 综上所述,“数感”就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二、培养学生数感的途径 培养学生数感的内容在《标准》中作了描述,其主要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结合这些内容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 1、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在认数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

《数学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稿)》 (以下简称 《标准》 )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 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 年级) ,第二学段(4~6 年级) ,第三学段(7~9 年级) 。

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