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2 作业周期 : 2018-07-122018-11-30

作业要求 :

内容:

在教学工作中,您是怎样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请举例说明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利用粘贴复制的方式提交在平台上。)

3.请在作业截止日之前提交。

  4.题目自拟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2

提交者:学员赵荣强    所属单位:文化镇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8-29 12:55:23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到主导作用,真正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小学生。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认真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条件,是培养小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课堂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知识与小学生实际能力相结合,教师要为小学生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公平实践的舞台,让小学生充分展现自己,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强化小学生参与意识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意义

(一)有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水平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中,教师侧重于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讲授,以灌溉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参与意识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地弥补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师生的双向发展与全面互动,强化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语文是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自身语言交往能力和强化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思维,不能仅仅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要敢于对一切知识说,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小学生面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参与意识,这是求异策略中的重要理念。由于僵化保守的语文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创新,对行为的创新更是比较肤浅。与此同时,教育阶段关键是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更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包括小学和中学的现行教育是为了应对考试教育,盲目追求速度的教学理论导致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被完全抑制[1]。因此,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站在小学生的角度鼓励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为小学生提供更广阔地展现自己的空间,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渐形成良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为之后的创新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质疑战略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教学质疑,小学生一旦有质疑就会增加语文知识的探索,进一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在实行质疑策略的过程中,要结合良好的知识文化素养熏陶作为质疑依据,这样才会有更规范和科学的质疑教学行为。培养小学生的参与能力不仅要此知识为重,知识水平并不能决定文化素质,只能起到优化本体结构的作用,促进知识水平的提升[2]。同时,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更好地掌握创新理论。

(三)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模式比较单一,氛围非常古板,对于小学生来讲,经常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就会出现厌学现象,上课也不会认真听讲,更不用提参与意识的培养。我国各阶段的教学,均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往往容易被忽视,主要原因是追求完成教学指标、提升分数,这种情况的最大弊端是使小学生的思维固化。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进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3]。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乃是必然,而实践能力的养成重在实践教学,语文教师做好实践教学的最关键因素是确保小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存在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有效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增强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 “带着问题读”转化为“读后设计问题”。

    首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勾划、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圆满地回答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意识用“扶”的方式为下一步的学生自己设计问题打下基础。渐渐地我将设计问题的任务交给学生。要求他们读完一段课文后设计两个问题。初次接到这样的任务,他们是感到新鲜而兴奋,设计问题也轻而易举,比如“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等等。通过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了他们参与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五) 、将“消极出示”转化为“积极寻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把一些看似简单的答案直接出示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抄下记住,认为这样既省时又有效。殊不知,这样做不但让学生失去了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惰性。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呢?我们可将教师的“消极出示”转化为学生的“积极寻求”。首先学习一篇课文在扫清文字障碍时,生字中遭到字形结构模糊,不确定部首时,一定让学生去通过查字典寻求答案,而多音字的读法和含义看谁最先拿出答案;其次词语的意思以及近、反义词的练习,则以竞赛活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 参与学习的意识。

(六)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有效地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只要教师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诚与关爱的氛围,创造一种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情境,就能使学生乐学,就能使他们感受到获得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就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

()、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多给学生机会去质疑,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讨论,教师适当地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给予重视,并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大力表扬,这样一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语文课也就不枯燥了,学习的兴趣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因为学生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此外,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学生质疑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学生能提出一个好问题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表现,要使大胆参与,并保持主动的兴趣。如教学《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经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1)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2)很快的,这个树林就变得热闹了。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经过思考后,纷纷质疑:课文中榕树只有一棵,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可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可以把一棵树叫做“树林”呢?由学生的问题不难看出,在本教学片段中,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我从课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主动提出问题。

  总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质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得到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参与意识。

 

老师评语

赵老师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分享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值得学习借鉴。

评语时间 :2018-10-27 22:05:13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