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2 作业周期 : 2018-07-122018-11-30

作业要求 :

内容:

在教学工作中,您是怎样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请举例说明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利用粘贴复制的方式提交在平台上。)

3.请在作业截止日之前提交。

  4.题目自拟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2

提交者:学员何小丹    所属单位:文化镇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7-27 23:15:50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我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可分为“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两类。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习者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在以前的课上,由于引导学生参与的活动少于教师的活动,因此总感觉自己像在唱独角戏,从而造成了,虽有较为充足的课前准备,但上起课来却十分费力,往往“事倍功半”,效果总不尽如人意。

例如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问题及问题的结论上。课堂上教师忙于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则忙于回答老师的这些问题。教学的时间都花在“是不是”“是什么”上,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过程则被遗弃了。而这些问题,又不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些结论也不是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结果。学生关心老师是什么样的结论,远多于关心问题本身,而老师的结论又大多来自现成的结论。因而许多学生对这种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缺乏信心,导致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至被动学习。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的投身于课堂教学之中,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既是正确的教学思想的体现,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淡薄的自主参与意识逐渐强化起来,变被动为主动。

    下面,就我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做一总结。

一、激发兴趣,变“求他学”为“他求学”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就是说,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去做某件毫无兴趣的事情,他是很难做出持久努力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当前学生心态、情绪和承受力考虑不多,这样让学生被动接受,弊多利少。要启发诱导,深化知识,从培养兴趣入手,从发展能力着眼。要让学生懂得知识的可贵,使其自我学习的欲望油然而生,主观愿望便会促使他参与到课堂来。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科的吸引力,丰富教法,善于把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讲出新意和乐趣,使课堂上经常有笑声,做到动中有乐,乐中有动,学生才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显得精神振奋、兴致勃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不突破传统的教学法,就无法真正培养持久的兴趣。在不断的探求与实践中,我一改语文课陈旧的教学模式,让掌声、笑声充满课堂,让课外知识飞进课堂,让多种教学方法驾驭课堂。我时常在课堂上出新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参与教学,通过多姿的课堂形式,多彩的课堂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新形式”,语文课的新面貌,从而将学生的兴趣拉回课堂。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了小组合作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组内互帮互助,组间展开竞争),发起了挑战老师(模仿老师,体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坚持了常规训练(训练学生心理、口语、表达、评议等多项能力),提出了设疑、释疑(针对文意浅显的文章,从不同角度由学生设置疑问,并解答疑问,采用此问彼答形式,当堂评选二“最”即最佳设疑,最佳释疑)等等诸多地教学形式,不仅极高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且将他们的兴趣大大的激发。

二、 善思勤想,掌握方法,做到“会学”

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最终独立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

我深知,问题地提出、探索、解决是一个学习整体,不可能手把手地逐一去教,毕竟学会是有限的,会学才是无限的。那么我首先让学生动脑多想,建立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分析、自我修正,由浅入深找到突破点;其次是强化观察,善于发现。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法思考问题,找到重点,最终总结出解决方案。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得好:“指引者,师之功也。”引导学生悟、启发学生悟。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时空,引导学生自悟;把握启发引悟的时机,引导学生求悟;运用启发引悟的策略,引导学生得悟。找到方法,才能让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三、创设参与机会,满足学生受尊重、成功感的需要

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实行灵活的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使学生各得其所,尤其对学困生更注入爱心,理解和尊重他们,使他们克服自卑感;善于发现和及时捕捉他们中闪光的东西,进行正确评价,让他们及时了解学习结果,用成功的快感去强化学习的兴趣。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尊重学生,相信每人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我不拘泥于教材上的内容,而是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我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也决不放过,抓住学生瞬间的闪光点,尤其是班级较为内向及学困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注意,对他们的认可,给他们自信。

记得在一次观摩课上,学习《沁园春·雪》这一课,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过课文之后,我采用随机抽号的方式,请一位同学按照我们集体所讨论的朗读方法及自己的理解,当众朗读课文。被抽到号的是一位朗读基础较差的女生。她基础本身就不好,外加有两个学校的校长及老师听课,结果可想而知,此时课堂气氛略显紧张。但我并没有当众批评这名女生,也没有草率的将此事收场,相反我还表扬了她。首先我示意她先坐下,肯定的是她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宁可当面出丑,也要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其次虽然读的过程嗑嗑吧吧,但咬字特别清楚。当我用眼神征求她的意见时,她既惊讶又羞涩地低下了头。我又征求大家意见时,同学们都面带微笑的报以热烈的掌声。之后我又说,不同的同学应以不同的标准去衡量,找到与他人的差距的同时要认识自己。在此我又提了两条建议,其一, 广大同学应在学习该女生优点的同时给予她更多的帮助;其二该女生也要以次为鉴,加强课前的预习与练习,学习先行。这时我看到有不少的学生频频点头。这样一来,既挽回了她的面子,增强了她的信心,又让她找到了不足,并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让更多的学生知道要学会尊重别人,每个人都有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并互帮互助,加强团结。课后外校校长找到该女生,问她上完课什么感受时,她兴奋地说:“没想到我也有我的优点,以后我得做好充分准备,争取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

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赏识和承认,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感受到自信,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反之,就会自卑,觉得自己无能,心灰意冷。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了满足,会唤起他们更强的表现欲,就更会注意完善自己的形象。这样,学习就成了他们自己心理上的需要,变被动为主动。

记得某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一节中指出“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也就是说,当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产生的满足感,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生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促使人们再次去获得成功。

三、培养师生情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学生是否喜爱这门学科,有时和任课教师有着一定的关系。学生只要对某个教师所教的某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使负担重点,它也视为不重。因此,我注意培养自己的亲和力,注意塑造自己的师表形象,以热情的教态,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接受教诲,乐于在这样的教师指导下学习。课堂教学中,我力求营造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凡自觉自愿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越多的时候,正是教师课堂教学越成功、教学效果越好的时候。”我深信这一点。

现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愈来愈浓,不光是积极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关注我的教学,并为我的教学出谋划策,经常与我切磋、探讨问题。我感觉学生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们探讨的问题越来越深了,与我切磋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从而也将我的教学积极性高度调动起来了。期末考试及格率、优秀率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其中优秀率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这都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带来的可喜成果。

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积累与融会的过程,而自主参与则是这一过程的催化剂,它促使这一过程趋于完美。从中我也慢慢领会到,只要你执著的追求,执著的努力,成功就属于你。“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老师评语

何老师联系自己的教学深入地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参与意识,值得大家学习。

评语时间 :2018-08-14 18:57:1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