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谈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

发布者:王付仓     发布时间:2018-06-12 浏览数( 0) 【举报】

谈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的进步,改革的深入,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运用于教学中,以电教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形势的需要,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从智育型向德育型的转变,就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大举措,而充分利用电教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成为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是,现有的中学思想政治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抽象、说教简单的情况,甚至往往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为什么---怎么样”。这与学生对抽象内容难理解和喜欢参与的心理特征相矛盾,成为影响学科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带来的后果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新一代教育技术而崛起的信息技术教学则能够根据教育理论,通过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感官的功能,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发展与改革中,从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的革新入手,恰当地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特性,科学地将高深的理论、规律、哲理逐步分析为各种简单的概念关系,再由关系引导联系具体事物,直至实际现象的教学模式,必将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进而也会推动德育课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一)信息技术手段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点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型课程。对学生来讲,这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情感活动和行为训练的过程。它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发挥情感的中介和动力作用,达到知、情、行的统一,让学生在教学过程创造的和谐的情感氛围中产生“触动—激励—教育”的效应。现行的省编思想政治教材虽然可读性较强,但仍存在着内容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技术优势,用直观、具体、形象的东西来感染学生,使之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让生动的视听信息技术“动之以情”,将会收到“导之以行”的功效。

在初一思政教材里,较多的阐述学生心理辅导和调适的问题,并在教参和阅读材料里附了较多的测验量表。由于采用手工操作,不仅费时,而且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测量、统计、分析,往往这些珍贵的资料被教学的进度问题被撂在一边。因此,利用计算机的简单编程,将这些量表输入电脑,通过学生在课堂上随即上机操作,便可了解自己,有助于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接受课堂教学和自我教育。

因此,寻找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有机地借助形象、生动、趣味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生明辨是非,从而产生正确的心理意识、道德情感,行为习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手段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法

    1、利用录音,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情满怀,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教师可根据思想政治教材,结合少年儿童的这一情感特点,采用录音手段,解决了一些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学习必须掌握的要点是:通过思考、论证、探索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培养学生自觉在今后实际生活、工作中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但是,这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小学教材或故事中已接触过,如果再重复叙述,必然导致学生反映冷漠,达不到教育目的。这时,让学生听一首歌《走进新时代》,然后从歌词引申到祖国;从歌词诞生的年代背景联想到中国,结合中国的近代史,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满感情地讲解,足以使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眼前浮现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改革开放的情景,庄严的气氛感染着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感。

    2、利用投影,再现情景、加深理解

    投影教学形象、直观,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因此,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投影教学,可以起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作用。如教学《婚姻自由》(第四册)一课。在组织教材“结婚条件”教学,涉及到“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认定时,可以从教学生认亲入手,通过投影列出己身的亲戚,用直观的血亲图辅助讲解,学生掌握的内容就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学生理解的深、记得牢。对于“血亲”、“直系”、“旁系”等法律常识问题也不需教师费过多口舌了。

    3、利用录像,声画并茂、突破难点

    录像片画面色彩丰富,真实传神,能充分体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上扣人心弦的声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教思想政治课的第三、四册时,对于许多法律案例的讲授,可以通过播放案例录象来组织教学,这种的教学手段所引起的效果,是别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它能够大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之如亲临其境,亲体其情,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马上激发了学生们求知的欲望。原本显得枯燥乏味的法律概念、条文等教学的难点、重点随着案情演绎牢牢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印在心里。

4、制作课件,浓缩精华、减时增效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尤其是历史知识,几乎在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中均有渗透,这部分内容前溯远古,后至现今,信息容量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课件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事件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如教学第五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中“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一框题的知识点时,教师如果用传统的语言阐述去讲解复杂而漫长的社会进化过程,势必相当困难。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来展示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以及出现的种种曲折和发展趋势等等,一个漫长的社会更替变成“弹指一挥间”。信息技术课件的运用,不仅扩大了教学容量,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够成功地完成“认知—动情---导行”的育人使命。

    三、几点认识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拓宽教育渠道,有助于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左右,正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和确立时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大纲所规定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如何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育人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电教信息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情时政教育,是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引进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寓真理于具体、生动活泼的形象中,而且使已发生的事件、案例得到重演,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取得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在对各学科信息技术教学课的调查中发现:93%以上的学生对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抱以极高的兴趣,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现有思想政治教材、教学中最大的缺陷就是故事、案例叙述的单调性,必然导致学生反映冷漠,达不到教育目的。利用电教信息技术,把这些素材以生动、具体、形象的画面、声音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由于这些生动形象的榜样信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示范导行作用,可为学生树立起仿效楷模。此外,信息技术教学,为思想政治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符合认知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动机,而对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初中阶段,教学的吸引力对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从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入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产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

    信息技术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青少年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信息技术教学将抽象变为具体、将刻板变为生动,利用投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教学手段,化“腐朽”为“神奇”,不仅形式多样,且新颖、独特,易吸引学生注意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可望不可及的“大道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自己,培养了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对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增强信息传输,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提高课堂效率。采用电教信息技术,注重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拓宽了信息传输渠道,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够接受约65%。科学研究已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对开发智力、加强记忆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四、发展与讨论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尽  管信息技术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不应该忽视,有的教师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时,本末倒置,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搞成信息技术技术成果展览。有的教师“功夫老到”,为图上课方便,就让一节课设计成一个信息技术运作流水线,上课时,课件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既定流程上来。此类现象实在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信息技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无疑,偏离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初衷。因为,科技是人创造的,终究是要为人服务的!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在纷繁复杂的政治事件、法律观点中,教师就像路标,指引学生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航程上探索前进。古今中外,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师在课堂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最科学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去教书育人,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观念、思想的现代化,要远胜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不难想象,一个教育思想落后,业务水平低下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时效会有什么效果?当学生从短时间的新鲜感中清醒出来,还会有良好的课堂效果吗?所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提出了挑战,同时,对教师的业务水乎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必须要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信息技术构成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信息技术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信息库,使得在课堂上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查找资料,截取信息,并注意增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以使信息技术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适当增强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够长久地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坚持长期性、结合性特点

所谓长期性是指在教学中应该长期坚持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甚至全校动员,方才“炼”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这种做法不可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诸多裨益,只不过是成为教师装点门面的一种手段,也不利于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诚然,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尤其是课件普及程度的原因,除了硬件原因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其实,教师应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不必好高骛远,一开始就抱着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信息技术制作软件不放。不妨试试用这些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强,但效果还算不错,用来做“家常菜”还是挺“实惠”的;其次,应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信息技术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三是采取“积件”。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注意平时的素材积累,聚沙成塔,才能到用时“信手拈来”。

所谓结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使用其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无定法。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要学会取其所长,把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直观空间结构功能、录像机、影碟机的操作简单、快捷实用功能以及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等,根据教学有选择使用,让信息技术与常规信息技术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手段才能真正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站的住脚、站稳了脚,才能切实有效地为思想政治教学服务。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