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心得 > 正文

浅谈体育课中创设情境教学的主要特点

  发布者:胡必强    所属单位:宜都市十里铺小学    发布时间:2018-07-25    浏览数( -) 【举报】

浅谈体育课中创设情境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形象性

学生往往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体育教学就是要利用学生的感官和经验,使学生对动作获得鲜明的印象,因此,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见可闻,使学生产生真切感。只有真切感受,才能进入境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境都必须是生活真实形象的再现。这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因此形象性主要是要求富有真切感,即神韵相似,可以意会,可以想见。在体育情境教学中,教师可随意发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事物模仿与想象。

二、重视情感

情境教学是为了促使学生心理品质、智能及个性和谐发展。因此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起的,他们的认识活动如能伴随着情感,就会更丰富、更深刻,也更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情感驱使下的主动发展过程。情境教学是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而且教师的语言、眼神对学生又都饱含着希望与期待,使教师的情感成为促使学生心理品质变化的因素。我们组杨老师上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课就很好的处理了这个问题。课的一开始学生是在和谐、美好的情境下快乐的锻炼着,突然地震来临(运用警报声和广播来创设的),学生的情感由美好变成悲痛。在教师创设后面的情境进行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又变成立即想为灾区作点什么的冲动,教师很好的引导,最后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体验,也受到了大爱的教育。

三、启发性

学生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维是一种非逻辑形式的思维。情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并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兴奋感易产生等心理特点,创设富有美感与广阔想象空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今至昔以至未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技能与成功。比如我们组钟老师在对初三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就利用物理课所学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来启发学生思维,根据学生的动作,哪些运用了作用力原理?学生积极思维,有的说立定跳远,有的说后蹬跑,还有的说投掷动作最后用力的蹬地动作等。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去理解知识、形成知识的网络体系,触类旁通、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研修心得

最新研修心得

热评研修心得

热门研修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