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06-112018-08-31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及实践经验,提交1份个人教学设计。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2.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

      3.请未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教务

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林密钦    所属单位:莆田第十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7-14 11:51:21    浏览数( 0 ) 【举报】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内容及内容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1节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四部分内容。该节内容是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基础,也为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较多,而且抽象、复杂。如体液、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等概念都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本节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图表教学法”,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设计归纳图、多媒体图像等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开展师生互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鲜明,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策略和技巧更加完善,更关注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学习时间跨度大,很多知识可能已经淡忘,应在教学过程中多提示多引导。很多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需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学生领会。

三、教学目标及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②.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③.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和态度价值观

通过内环境组成间关系的分析建立事物间区别与联系的观点

2、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目标分析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5).认同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  

四、教学问题诊断: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一些内容:本节课是本章第一节也是本书第一节,所以引言显得至关重要,应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参与到课堂。体液的概念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在这里应及时举一些例子让学生判断。三种细胞外液学生很容易理解和体会,但关键是让他们知道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先让学生看书,然后画出关系图,教师也可以用图来表示。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主要了解血浆的化学成分,“讨论”中的题可以有选择的讨论,不必一一讨论,因为学生的知识是渐进的,可以放后面讨论。细胞外液的三个理化性质中渗透压的概念难理解,所以花较多时间,可以与以前学过的细胞失水和吸水想联系,并与生活联系,即生理盐水。其他两个性质可以花少量时间,并结合血浆的化学成分以及化学知识进行讲解。最后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知识要注意让学生分析,可以结合书本的“思考与讨论”,分析几种成分是如何进入内环境以及一些代谢废物是如何运出体外的,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所以学生较容易理解。最后应该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强调重难点,以及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对知识及时巩固。

五、教具准备:教科书、课程标准、教案、幻灯片、音响媒体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问题式教学,合作式教学

七、教学流程

课   题

必修三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  时

1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方法设计意图

 

导入

 

 

 

 

 

 

 

 

 

 

 

 

 

 

 

 

 

 

 

 

 

新授: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课堂小结

 

 

 

 

学生精练

 

 

 

 

 

 

 

 

 

 

 

 

 

 

 

 

 

 

 

 

学生精练

 

 

 

 

 

 

 

 

 

 

 

 

 

 

 

 

 

 

 

 

 

 

 

 

 

 

 

 

 

 

 

 

 

 

作业布置

出示图片:1、“黑河好八连在哨位站岗”;2、“炼钢厂炼钢炉前工人工作”学生思考他们的体温会变化吗?

出示教学目标

出示图片:草履虫,多媒体显示问题:

讨论1: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细胞?

讨论2: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与生活环境有和关系?

总结: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人体内的细胞。

 

 

多媒体显示:

【自主探究一】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2-3关于“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这一部分内容,思考:

1、 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并填写导学案

2、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

 

多媒体出示知识点::

1、体液定义

体液的组成

2、补充细胞内液的组成

找学生上黑板书写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

出示正确图示并让学生与自己书写的进行对比

合作探究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我们观看下面一段动画,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视频(多媒体显示)

出示静态图:并提问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出示习题连连看

【提问】内环境的概念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内环境的概念内涵:

1、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2、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3、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过渡] 那么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细胞外液有哪些化学成分呢?

【自主探究二】资料分析

血浆的化学组成。并做P4讨论题

【总结】多媒体显示:细胞外液的成分(以血浆为例)

 

【自主探究三】

     阅读P5“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这一部分内容并填写导学案相关内容并回答问题:

1、 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什么物质的含量有关?

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那些物质?

2、.HCO-3HPO2-4可能起什么作用?

 

【总结】。

1、渗透压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血浆的pH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3HPO2-4 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是内环境的三种理化性质

 

 

【总结】:多媒体显示

1、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

【出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图示模型

 

【小结】图片出示。

综合知识,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掌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投影完整板书。

 

 

 

 

 

 1、下列选项,哪些属于外界环境?哪些属于细胞内液?哪些属于内环境?

A.空气 B.核液 C.线粒体基质 D.土壤 E.组织液 F.淋巴 G.脑脊液 H.细胞质基质 I.尿液 J.消化道(从口腔至肛门) K.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腔) L.口腔 M.血浆

(1)属于外界环境的有

(2)属于细胞内液的有

(3)属于内环境的有

 

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2.对内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人体内的体液 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

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3.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 D.消化道和组织液

4下列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C.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D.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5.在下列物质中,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7.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8.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9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消化液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

11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体积,而与溶质微粒数目关系不大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C.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Cl-

D.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13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

血浆蛋白质降低,首先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 A          B.B   

 C.C           D.3

教材P6   1、技能训练: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课后练习

 

思考并回答问题(不会,因为人是恒温的)

 

 

 

观看并思考后回答(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学生思考。笔记

 

 

 

 

 

 

 

 

 

 

 

 

 

学生阅读思考并填写导学案

 

 

 

 

 

 

 

学生自己书写并讨论黑板上的是否正确

 

 

 

观看视频和图示并回答

1、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

3、淋巴细胞——淋巴。

 

 

 

 

 

 

做连连看习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朗读

 

 

 

 

 

 

 

 

 

 

 

 

学生看书,完成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

1、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2、还可能含有气体分子,激素等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1、蛋白质和无机盐

2、Na+ 和Cl-

3、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看投影,记笔记,

 

 

 

 

 

 

 

 

 

记笔记

 

 

 

 

 

 

 

 

 

 

 

学生朗读

 

 

 

 

 

 

 

 

 

 

 

看投影

 

 

 

 

 

 

 

 

 

 

 

 

 

 

 

 

思考做题并回答

 

 

 

 

 

 

 

 

 

 

 

 

 

 

 

 

 

 

 

 

 

 

 

思考做题并回答

 

 

 

 

 

 

 

 

 

 

思考做题并回答

 

多媒体展示,情境引入

 

 

 

 

 

思考讨论

 

 

 

 

 

 

 

 

 

 

 

 

 

 

 

 

 

媒体展示

思考讨论

 

 

 

 

问题串

 

 

 

 

 

 

 

 

 

 

 

 

 

 

 

 

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

 

 

 

 

 

 

 

 

 

 

 

 

 

 

 

 

 

 

 

 

 

 

 

 

 

 

 

 

 

 

 

讨论

 

 

 

 

 

 

 

 

 

 

 

 

 

 

 

 

 

 

 

 

 

 

总结思考

 

 

 

 

 

 

 

 

 

 

 

 

 

 

 

 

 

 

 

 

 

 

 

 

 

 

 

 

及时小结

 

 

 

 

 

 

 

 

 

 

 

 

 

 

 

题目训练

巩固知识

 

 

 

 

 

 

 

 

 

 

 

 

 

题目训练

巩固知识

 

 

 

 

 

 

 

 

 

 

 

 

 

 

 

 

 

 

 

 

 

 

 

 

 

 

 

 

 

 

 

 

 

 

 

 

 

 

 

 

 

 

 

 

题目训练

巩固知识

 

及时小结


七、教学反思

高二年级的学生有了显著的认知特点,思维也比较活跃,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阅读能力、学习方法和技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懂得关注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必修1和必修2,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作为选修生物的学生,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浓厚性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本节知识。学生课前学案完成得较好,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语言概括能力很欠缺。又由于一些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较大,虽然教师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尽量让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以便于学生领会,但在思考用连线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不知道细胞内液跟组织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在课堂知识小结时,又再次把这部分的课件回放了一下,加以点拨。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