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发布者:张信军     发布时间:2018-09-30 浏览数( 0) 【举报】

美术不但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冲击,同时它还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术课题。它反映着民族的文化状况和精神状况,是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大自然、艺术、生活等等方面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美,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审美能力,因此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也有所缺失。对于美的感受和认识是人们心理的主观活动,同时也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美与丑的一种判断过程。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美的内容和形式,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一、审美能力的概念及其缺失的原因
(一)审美能力的概念
审美能力是人发现、感受、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事物要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来讲,审美能力就是通过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美的长期系统评判,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审美能力缺失的原因
目前,人们的审美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学校美术教育在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主观和客观问题。
首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绘画能力培养,而缺乏对绘画对象历史背景以及基础知识的讲解。其次,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教学并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美术课程中所涉及的雕塑、建筑艺术以及工艺美术等等内容都都在教学中被忽略。再次,学生审美能力差异较大,只有很少学生能够了解到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等等元素,而其他同学对此一无感知。最后,当前美术教育缺乏对学生美术价值的培养。美术价值培养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让学生通过审美教育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而完善自身人格。
二、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审美能力培养的概念
审美能力培养是美术学的重要目标。审美是人们心理活动中的主观意识,人们在看到一件事物时,通常都会以自己的审美观点来对该事故进行判断,因此,审美会直接受到人们自身所具备的审美能力的影响。
随着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以及国家对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美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美术教育通过发掘和利用艺术中的审美因素,来对学生美术意识的进行强化,进而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
(二)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慢慢的走入了各种画展以及艺术品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来领略作品的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美。但是在众多的欣赏者中,真正能够感悟到作品真谛,与艺术作品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的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源自于人们审美基础以及鉴赏能力问题,目前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介绍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影像和书籍,但是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而并没有通过对艺术作品表现手法和形式的分析来研究其所蕴含的艺术规律,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对艺术作品更深远意义的体会。美术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认识艺术的规律,来不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中的精品进行鉴赏,发现其中蕴含的艺术规律,进而有效提升自身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来有效提升学生美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人文素养和自身情操。
三、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开阔眼界,引发审美意识
美术具有丰富的知识空间,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不仅能够了解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而且能够了解到优秀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经济,政治以及当时的绘画水平,建筑工艺等知识。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绘画了北宋城市生活的景象。汴京郊野的春光,繁忙的汴河码头,热闹的市区街道让人们体会到当时社会的美好与繁华,也能了解宋代先进的农业生产工艺,发达的商业,以及普通农民的生活等,使人产生与美术作品的情感交流,增长知识,能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并获得全新的洞察力,继而引发审美意识。
(二)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每个人都需要审美享受。美术教育可以教给学生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帮助,而且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个性魅力。
(三)陶冶性情,培养个性情操
美术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能使学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例如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女性的柔美,端庄和优雅;西藏地区的摄影,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与朴实的人文历史,唤醒人们少数民族生活深切的关怀。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发学生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它有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谐的人生观,不断增强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奉献之情。
四、审美能力培养在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要求学生在对美术学科要领及知始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艺术本质,提升审美能力,并且能够将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美借助画笔抒发出来。但是就目前各院校美术教育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各种各样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教师教的方面
(1)教学理念问题
美术教育是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通过所学知识和技能对现实生活进行实践和创新。但是目前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很多院校的美术教育都是忽视了美术教育中美育的功能,而只是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来应付考试。
(2)教学方法问题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通常都采用的是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机械模仿,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培养。
(3)教学内容问题
美术教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基础,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和逃避心理。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育所占比例非常大,而且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就将美术教育单独分开,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很多有效的教育资源都被浪费掉。
(二)学生学的问题
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创造力。但是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求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学生在对美术进行学习时,首先是通过美术作品的各种形式来了解艺术语言,进而引起审美意识。但是因为学生个体发展不同,学生审美能力差异也较大,只有很少学生能够了解到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等等元素,而很多学生并不了解美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无法通过作品的形式来感受作品的美,因此也更谈不上审美内容的实践。
(三)评价体制问题
评价活动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研究和比较教学活动价值和效果的总结性过程。在一般教学评价过程中,主要以量化和性质评价来实现最终的考核、研究目的。而目前对于美术老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时,主要是通过定期地书面形式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够全面难以对教师素质有全面的掌握。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