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或反思】 作业周期 : 2018-06-292018-08-15

作业要求 :

 

提交一份学习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反思



题目:题目自拟  

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可直接提交,也可以附件的形式提交。

4.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不能提交。


发布者 :管理员

【教学设计或反思】

提交者:学员黄燕华    所属单位:云霄将军山学校    提交时间: 2018-08-04 22:30:28    浏览数( 4 ) 【举报】

8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教学目标

    通过文字叙述以及图片资料,知道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及其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能够掌握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文字叙述以及历史地图,知道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与和,掌握解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 理解辽、西夏与宋同为中华大上并立的政权,并且能够对辽宋和议、宋夏议和作出客观的评价。

    通过以上的学习,理解辽、西夏与宋同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

难点:如何理解北宋与辽、宋夏战争的性质;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教材、教案、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回顾北宋建立的时间、皇帝出示《五代十国形势图》指出:北宋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并强调指出北宋未能统一全国,同时并立的还有辽、西夏等政权,由此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讲授新课]

    出示《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展示辽、西夏、北宋三个政权相对地理位置。

    教师:我们先来认识位于东北部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契丹)。

一、辽宋澶渊之盟

1、契丹建辽

    师: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一带,过着渔猎和游牧生活。在同中原人民的密切交往过程中,他们学习中国的农耕技术、仿制中国的文字等,社会文明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契丹文字》)而且,契丹族还仿照汉制,建立契丹政权,结束了原始的部落联盟状态。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契丹政权建立的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并做好笔记。

1时间:916年

2)民族:契丹族(易错字:

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4)都城:上京    师:契丹建立后,契丹贵族经常南下掠夺中原地区,后唐将领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支持,建立后晋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契丹占据幽云地区后,实力大大增强。出示幽云十六州地图

2、澶渊之盟

    师:幽云十六州地势险要,是历代中原王朝把守的军事重地。契丹占据幽云地区,导致中原地区失去防守,对宋朝的安全造成威胁。北宋为了夺回被占领的地区多次进行北伐,但均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只得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这为辽南下提供了可乘之机。

    师:辽多次对宋发动战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澶州之战。(课件展示澶州之战)危机之下,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亲征,北宋士气大振,重挫辽军。辽提出与宋议和。

1)背景:1004年秋,辽军进攻至北宋澶州,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重挫辽军。

2)时间:1005年(补充笔记)

3)澶渊之盟内容: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②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师:北宋在有利形势下接受了议和条件,大家认为我们该如何看待“澶渊之盟”的签订?

课堂活动:“辩一辩”。教师提供两种观点,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正方: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是合理的;反方:澶渊之盟的订立是不合理的。

    教师总结:可见澶渊之盟在当时既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

4)澶渊之盟影响:

①消极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积极影响: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材料: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北宋)苏辙:《栾城集》

    师:解析材料,可见澶渊之盟对辽宋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使宋辽之间维持着相对缓和的关系。

    过渡同一时期,与辽、北宋并立的还有一个政权:西夏。出示《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二、 宋夏和战

1、西夏建立:

    师: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生活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以游牧为主。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西夏建立的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并做好笔记。

1时间:1038年

2)民族:党项族

3)建立者:元昊(易错字:

4)都城:兴庆

2、宋夏议和

1)背景:元昊称帝后,发动对宋的战争。宋夏连年交战,北宋中断对西夏粮食供应,西夏提出议和。

    师:元昊称帝后,北宋拒绝承认西夏政权。宋夏连年交战,双方的正常贸易遭到了破坏。北宋中断对西夏粮食供应,给西夏的社会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统治者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西夏转而向北宋提出议和,双方订立和约

(2)时间:1044年

3)内容: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赐”,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师:(对比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内容)

4)宋夏议和影响:

①积极影响: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②消极影响:进一步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补充笔记)

    师:在议和后,双方基本上再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西夏对北宋边境小规模的骚扰和掠夺从未停止过,北宋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过渡: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已经不存在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

三、碰撞中的交融

    教师辽、西夏统治者在南下掠夺的过程中,遭到了中原军民强烈的抵抗,迫使他们调整政策,放弃了一些野蛮、落后的做法积极学习中原先进文化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辽、西夏与北宋在碰撞中交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学生回答问题。

1、经济:奖励垦荒(学习汉族)

2、政治:推行汉法,革除弊端3、文化:模仿汉字创造文字,使用活字印刷术(图示辽与西夏文字)4、生活:中原的生活习俗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图示辽与西夏货币)

    师: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由战到和,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由此可见民族融合民族关系的主流。(学生补充笔记)

[本课小结]

    出示《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回顾整理辽、西夏与宋三个政权建立的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得出此时辽、北宋、西夏三个政权并立形势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宋辽、宋夏之间的关系都是先战后和,战争是短暂的,民族融才是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学生补充笔记)

[探究与提升]

1、思考: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是实力均衡的产物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人民反对战争

2、如何认识宋辽、宋夏的战争性质?是侵略战争吗?(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他们之间是兄弟之争,属于民族内部问题,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但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之分。

[作业布置]完成《优化设计》第8课,预习第9课。

[板书设计]

一、辽宋“澶渊之盟

1、契丹建辽

2、澶渊之盟

二、宋夏和战

1、西夏建立

2、宋夏议和

三、碰撞中的交融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8-07 15:46:5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