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第三次研修活动成果 > 正文

【第三次研修活动成果】《枫桥夜泊》作品赏析及设计思路 邵俊华/语文坊/新华区

  发布者:邵俊华    所属单位:新华区新鹰小学    发布时间:2018-08-19    浏览数( -) 【举报】

【第三次研修活动成果】《枫桥夜泊》作品赏析及设计思路 邵俊华/语文坊/新华区

【作品原文】

枫桥夜泊

 张继

天,江 眠。

寺,夜 船。

作品赏析

历史的年轮转到了21世纪,寒山寺的钟声却依然清晰,千古名篇铸就了不灭的传奇,于是,人们的仰望就成了不变的记忆。《枫桥夜泊》的教学是诗意语文的又一座高峰,在启、承、升、转、合中彰显文化的魅力,抒写着深沉的文化积淀和涓涓的文化渲染。

唐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风花雪月”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古诗词中“月”的意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而“钟声”则寥若晨星、相对较少。但在《枫桥夜泊》中,钟声代表的文化意涵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却显得异常凝重。

《枫桥夜泊》之所以流传千古,无法为后人超越,有两“绝”,一绝为“愁眠”,一绝为“钟声”。诗的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愁眠”,包含了6个意象,形成浓郁的“愁”的审美情境。 钟声不仅温暖了作者的心灵,同样温暖着一代又一代跟张继一样“愁眠”的心灵,不仅温暖了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徜徉开去,不也温暖了中华民族1200多年的文化历史吗?

文化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枫桥夜泊》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经过千百年的反复传唱,影响远及海外。正如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说:“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思路

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

引陈小奇《涛声依旧》→媒体出示歌词→生读歌词→理解“无眠”:近义词失眠、不眠、难眠、未眠、愁眠→再齐读歌词→谁敲打我的无眠?→钟声何来?

媒体出示:【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为听寒山寺钟声,诗人等十年→钟声魅力何来?

媒体出示:【明】高启《泊枫桥》→高启为何几度忆张继?

媒体出示:【宋】陆游《宿枫桥》→陆游游历、感慨→仿改陆游诗句,感悟钟声魅力→齐读歌词、诸诗人诗句→引出问题。

二、承:张继独听寒山钟

问题引张继及诗→媒体出示:【唐】张继《枫桥夜泊》→

生自由反复朗读

师导读:愁、寺→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合作换读→

提示读诗要诀→引发:以词言悟——愁绪满怀、孤独、静、安静、宁静、寂静、凄凉→

引导比较:读李白、杜甫、白居易诗句与《枫桥夜泊》的不同感觉

引思:为什么?→生默读、寻心得、写批注→提问、理解张继愁眠、练读→

说张继所看、所听、所感:月落、江枫、渔火、乌啼、钟声、霜满天

感受张继心情、身心:冷、孤独——冷满天→成诗(空“对”)→

理解:情与景的联系→理解张继心情:寂寞、孤独、忧愁、凄凉→引出:《枫桥夜泊》的诞生→读诗:伴乐范读、齐读接读。

三、升:夜半钟声化愁眠

谈张继所不见,续擦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遗愁眠、钟声

响钟声、音乐→强调“愁眠”→想象写话:钟声的诉说→生讲师评→师之解→擦钟声、愁眠。

四、转:月落时分听钟声

谈愁眠→引古诗写“愁眠”: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张九龄《望月怀远》、王安石《泊船瓜洲》、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愁眠”读诗句→

理解:情与景的联系→再读张继诗→理解:钟声的作用→

解:为何成千古绝唱?→深情齐读张继诗。

五、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引出:张继后“钟声”的影响(联系“明月”) →

媒体相继出示诗句、生齐读:陆游《宿枫桥》、高启《泊枫桥》、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陈小奇《涛声依旧》

引出:经典、文化

联想:游苏州、看枫桥、想张继、诵《枫桥夜泊》

总结:经典的魅力、文化的作用。

 

板书设计

张继

      天,

      眠。

      寺,

      船。

       经典    文化

 

【教学反思】

我们一直致力于在语文课堂上做到:在创设情境中营造文化氛围、在整合资源中拓展文化视野、在品味语言中滋养文化情怀、在引领对话中孕育文化气质。

“启”—— 情境导入,从而自然地使学生生出探究之情。“承——在老师巧妙的引入中层层推进,文本相亲。 “升”——时空相映,创设情境,意在让学生凭借语文的方式而最终完全洞悉并沉浸于诗境中。“转”——适当链接、补充、延伸,达到学一首带几首的目的,从而为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积淀,不仅温暖了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徜徉开去,也温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合”—— 在最后“合”的部分,似乎是启的重复,但看似重复的诗句,已然升华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超越之境。由此,首尾呼应的启合,妙处在于文化的意涵在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心灵。

文化的传播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们希望在与学生读书对话过程中,使课堂弥漫出一种文化的氛围,彰显出一种文化的力量 ,流淌着诗意浓情,涵养学生心灵。


第三次研修活动成果

最新第三次研修活动成果

热评第三次研修活动成果

热门第三次研修活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