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心得 > 正文

flash制作心得体会

  发布者:周德立    所属单位:普格县民族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8-12-15    浏览数( -) 【举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改进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培养更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材,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我校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上作了大胆尝试,真正实现了专业教学的一体化。以下是我对Flash教学的心得与体会,和大家一起探讨。 
  Flash动画制作是一门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它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很高,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相应的美术基础也有较高的要求。也正基于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特色与中职学生的特点,调节教学内容与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做了铺垫。实现了专业知识与岗位的结接。 
  在不断摸索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任务驱动”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电脑课教师所采用,足以说明“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巨大优越性,“任务驱动”具体方法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一、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成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在学习项目3案例13:制作小人跑步动画的时候,由于本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结构跳跃性强,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特点,我将本案例分成两个子任务来完成。第一个任务:制作一个小人在原地走的动画;用绘图工具绘制小人,然后再使用“逐帧动画”创建小人原地走的影片。第二个任务:使用传统补间创建小人原地走的动画。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 
  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制作电子相册”一课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有5张以上的电子相册。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使用哪些工具。这时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如可以使用图片导入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设置图片的大小与位置,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求学生讨论用哪种动画效果看起来会更漂亮,这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三、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老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要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解决。花短时间将基本知识点讲授,然后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运用到刚才讲过的知识点。这样,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教师的授课内容,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及时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完成任务时又获得一种成就感。 
  四、学生完成任务以后要进行评价 
  评价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能体现学生这次课的一个学习效果,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优秀的作品能得到展示,进步的学生能到鼓励与肯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观看他人作品,学习他人长处,获得灵感和启发。 
  教师可以挑选佳作对作品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去评价,讨论交流,给出意见,并且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参照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进一步完善作品。 
  评价是达成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如何利用此达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评价标准的设计以及如何操作实施都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探索。 
  五、教学反馈与反思 
  教学反思源于教学反馈,通过学生完成作品的情况与问卷调查表,反思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提高的地方,提出对本节课改进的合理化意见和对策,有利于后序的有效教学。 
  六、“任务驱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任务不宜过大、过难,应符合学生特点:“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特点,还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最重要的要与专业岗位对接。 
  (2)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 
  (3)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 
  在设计软件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 “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掌握课外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 
  在实际教学时我运用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思维也变得更加地活跃。 


研修心得

最新研修心得

热评研修心得

热门研修心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