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发布者:张阿芝    所属单位:雷波县五官乡镇    发布时间:2018-12-18    浏览数( -) 【举报】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

    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课题——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

    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6.重点指导:

四、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棵:左右结构,右边是“果”。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想:上下结构。

2.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芦”和句三中的“葫芦”各指什么?

    6.比较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小花。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7.指导朗读:读出小葫芦长势很好和种葫芦的人特别喜爱小葫芦的语气来。

    8.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这棵葫芦长得很好。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读第2、3自然段。

    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比较句子,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体会反问句、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4.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几个词语。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中“怕什么!”要读出不在乎的语气。“我的小葫芦,快长啊……”读音要轻,要表达出喜爱、期盼的语气来。第3自然段中的对话“你别光盯着葫芦......快治一治吧!”要读出规劝的语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6.种葫芦的人不管叶子,只要葫芦,他要到了没有?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看图,比较一下第一、二幅图,看看这棵葫芦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神态又有什么变化?

    2.读第4自然段。

    3.小葫芦为什么落了?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他又不虚心听邻居的劝告,不去治虫,所以葫芦都落了。)

    4.看到葫芦都落了,那人会怎样想?

    5.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理清文脉。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