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规范学生书写 教师任重道远

发布者:张正凯     发布时间:2018-12-06 浏览数( 0) 【举报】

规范学生书写  教师任重道远

“这作业写的是什么啊,一团糟,简直无法批改!”“你看,字都写变形了,不知是‘甲骨文’还是‘蝌蚪文’?”“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笔顺笔画都没掌握,更别谈怎么书写!”“班上字写得好的学生真的找不出几个!” ……一谈到学生的作业,一看到学生的书写,老师们没有几位不摇头叹息。我们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学生书写如此糟糕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根源何在?又试问: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板书如何?工整吗?学生认识吗?

我个人认为,学生的书写之所以乱、差,根源之一在教师,责任之一也在教师。

学生书写  以师为范

一个呀呀学语的幼童都具有着非凡的模仿力,这时他的父母是他最好的老师。孩子进入学校开始接受规范学习后,模仿的对象几乎被他的老师代替,他对老师的崇拜和信任甚至超过父母,原因在于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是父母缺少甚至是不知的。在小学低段乃至中段,学生对自己模仿的内容几乎不加甄选,照单全收,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书写上。老师在教学“一、二、三、四、五” 等基本汉字的笔顺笔画时,学生不管老师写得好与否、美与丑,都照着老师的范字认真模仿。因为此时的他们几乎不具备识别能力,更别谈审美情趣。这时的学生缺少着老师对他们书写美感的培养,认为只要是老师写的都是好的。而学生到了小学中高段或中学(如初、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日积月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辨别能力和审美意识不断增强。此时的他们已能判断老师写的字是工整还是潦草,写得好还是差。对写得好的字,他会暗自学写,然后进行对照,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书写技巧。如果老师写的字潦草不规范,或毫无章法,或出现错别字,学生可能会嘲笑,甚至会瞧不起。这就要求各年级段的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文化水平、增加社会阅历、丰富知识、积累经验的同时,还要不断练习、钻研并展示汉字书写的形体美,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为学生“授业解惑”,无愧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

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祖先都懂得老师的职能不仅仅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还应把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和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例如书写中怎样才能把一个汉字写好写美,有哪些方法可循等等。在学生掌握规律的同时为他们解除困惑,指明方向,并引导他们深入钻研。时代教育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教学相长。教师的书写,直接影响着学生这代人。  

规范书写  从小抓起

学生应从硬笔书法(铅笔和钢笔)开始学习,且应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抓起。因为此时的小朋友刚接触写字,学习写字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是开展书法练习的最佳时机。学校要结合语文课狠抓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舒胸、臂开、足安”,思想专一,手脑并用,保持眼与书本、胸与桌沿、手与笔尖的最佳距离,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后逐步矫正他们的不良姿势和错误字形,突出间架结构的匀称,为以后练好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阶段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在书写点、横、竖、撇、捺、勾等基本笔画时,力求书写到位和规范。老师书写时的姿势、言行举止都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为了保持和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讲一些古人勤学苦练书法的轶闻趣事,不仅能创造宽松愉快的气氛,还能使学生从中得到一定的教育。对学生作业的书写,老师给予及时的点评。点评时用劣中求优的方法,抓住一点一画之佳,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指出关键的不足,满足学生心理上的需求,让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劲头,孜孜不倦地坚持下去。

在书法的学习上还必须有完整的计划和具体的目标,分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要求完成。小学低段重点解决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如字的重心、大小、笔画的匀称等问题;小学中高段重在用笔,须有轻、重、缓、急、流畅、力度、节奏等把握;到中学或更高阶段,则重在掌握书法的章法,提高创作能力,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一些竞赛、交流、展览,这样层层有要求,人人有目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目的,发现和培养一些可用“人才”,把中华书法发扬光大。

学生进入高年级或中学,由于作业量增多,加上课堂上必要的笔记,对学生的书写要求越益苛求,既要讲求速度也要讲究书写质量。这就要求书法练习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即讲究书法的实用性):在已基本掌握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基础上,由正楷练习逐步转入学习行楷的书写方法以提高速记效果。

行楷介于正楷与行书之间。正楷以纵横平直为主,因而平稳庄重;行书曲直平分,平直线弧度有所增加,曲折线弧度有所减少,故而线条流畅,圆转行回,势如破竹的行笔之势振动飞扬。行楷之所以倍受大众喜爱,就在于此,而且无论是在各行各业和生活中应用普遍,甚为众人推崇,学生也不列外。当然,如果有时间有机会还可以练练行书甚至草书,临摹名家字帖或古碑法帖也行,但最好是跟名师或书法大家学习。

勤学多练  善交书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特别注意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写字也是如此。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书写兴趣,不失时机地组织一些竞赛和展览,使学生在相互竞争中取得进步。书法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的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增加学生书写的练习量,以达到锻炼其耐性和提高技巧的目的。就学生而言,没有练习量的增加就没有质的飞跃。

学校在营造书香氛围上应突出“校园有亮点,班级有特色”的理念。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是展现书写特长的主阵地,在开展班级文化大比拼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举办师师竞技(各教研组成员之间的书法竞赛)、生生竞技(分年级组和全校学生书法竞赛)、师生竞技(老师和学生的书法竞赛)及展览、赛事和座谈,使学生在不断的失败与成功中体验,在不同的交流活动中获取经验,逐步成熟、成长起来。

此外,倡导学生善交书友,也是提高书写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切磋,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抱朴子·内篇》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学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探讨,取长补短,互勉共进。浓厚的学友情谊,往往能激发人的创作激情,拓展滋润人的潜能,相互受益何乐不为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要谦虚求学,克服自满;多看多练,不耻下问。如果妄自菲薄,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终将贻误学业而碌碌无为。

高度重视   层层落实

中国书法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学,是国粹。汉字之美是世界文字中仅见的,这并非溢美之辞。它足实令国人为之自豪。然而汉字只有写得有章法,才能尽显其美。否则便无美感可言。

要使书法发扬光大,灿烂辉煌,要想改变和提高本地区乃至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书写状况,主管部门必须层层落实,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学生书写源于教师,教师教好学生的书写责无旁贷。学校要挖掘书法专业人才或具有书写特长的教师,不受专业限制,不分男女老少,给以其施展书写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其潜能,带动其余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相互学习观摩,共同研习书写技能;不时举办书法竞赛,营造书香校园气氛,使学生耳渎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同时,坚持开设书法课程,让有书写特长的教师担任教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教学书法的教师长期担任此项工作。同时让教师们去学习,去深造,走出去带回来,培养和带动教师的书写兴趣,提高本校教师的书写水平,维持学生长期性的书法兴趣。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青少年的生力军,中华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扬离不开他们。各级各类学校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机构,教师是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和发掘青少年书法艺术的工作,责无旁贷且任重道远。要不遗余力地为青少年书法事业的繁荣昌盛提供各种条件、机会,使我国青少年硬笔书法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硬笔书法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欣赏又实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我们理应发挥其雅俗共赏的特长,提倡书写内容的多样化,反映现实生活,展现当代青少年硬笔书法风貌,让其焕发青春活力,深深扎根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开好花结硕果,让硬笔书法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雷波县永盛中学  张正凯供稿)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