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2 作业周期 : 2018-10-082018-12-31

作业要求 :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利用粘贴复制的方式提交在平台上。)

3.请在作业截止日之前提交。

4.题目自拟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2

提交者:学员曲木俄黑    所属单位:普格县洛乌沟区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0-17 17:09:59    浏览数( 0 ) 【举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述出何为“大自然的语言”,以及物候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速读文章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并且可通过文章框架下的细节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及联想,将曾经学过或课外读过的诗词等篇章与本文联系起来。回忆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具体,更立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可提高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经验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艺术从来都是脱离不了生活实践的。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可结合注释简单叙述文章大意,并可简述“物候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联想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首先,老师会用多媒体出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对竺可桢做简要介绍后,告诉同学们,竺可桢就是本文的作者。

2.老师告诉同学们:竺可桢是一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他曾经利用上下班时间穿过北海公园,记录北海公园里动植物的各种变化,整理成册。他称这些记录为“自然日记”,并且一记就是23年。

请同学们思考:竺可桢是一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那么他23年如一日地记录“自然日记”是在做什么?

同学们可能会回答“记录自然生物的变化”“研究气象对生物的影响”等等。

老师明确:其实自然生物的最自然最本能的变化,在竺可桢眼里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他想通过解读大自然的语言,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并由此引出标题《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旨

请同学们在3分钟以内初读课文,并回答问题:什么是物候学?

同学们通读全文之后,了解到:物候学即通过研究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反应,从而预测农时,指导农业生产,预报天气的学问。

(三)再读课文,梳理框架

通过上一环节,同学们已了解到文章的主旨大意。此处让同学再速读一次,并回答问题:这篇文章讲了“物候学”的哪些方面?

通过阅读,同学们会得出结论:定义、“测量仪器”、影响因素、意义。

之后的各环节,即围绕这几方面逐一理解分析。

(五)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老师总结说:农业生活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的主旋律,在千百年来漫长的农业生活中,很多诗词中都包含物候学的色彩,请同学举例。

同学们可能会回答: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最后,老师总结:中华民族是一个擅于总结经验,认真生活,并且热爱生活的民族。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文,在“物候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上都体现了总结经验的重要。今天下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或使用图书馆找一些现代物候学指导人类生活的例子,明天我们上课分享一下。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