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2 作业周期 : 2018-10-082018-12-31

作业要求 :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利用粘贴复制的方式提交在平台上。)

3.请在作业截止日之前提交。

4.题目自拟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2

提交者:学员何建华    所属单位:普格县大坪乡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8-10-08 18:56:34    浏览数( 3 ) 【举报】

义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匆匆》教学设计

 

设计设计:2018年10月5日        设计者:大坪乡中心小学校教师何建华

 

课题

《匆匆》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一体机

 

知识

技能

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过程

方法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情感

态度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

重点

     积累语言。

教学

难点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课组意见及个性化备课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古诗《长歌行》,能背下来吗?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2.师: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

板书课题:《匆匆》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匆匆

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1、读课文

2、完成《抄写本》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让学生学习这种句式。

学科

语文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二课时

课题

匆匆

教学

媒体

多媒体一体机

知识

技能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过程

方法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情感

态度

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

难点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课组意见及个性化备课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

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   时候,时光又   溜走了。)

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匆匆

 

一去不复返?

 

…… 的时候,从 …… 过去

 

白白走这一遭啊?

1.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2.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本课文质兼美,是学习语言的典范。我教学本课以读为主线,由以读《长歌行》导入新课;以读激情:时间匆匆而逝的无奈之情,没有把握好时间的惋惜之情、自责之情;以读导练,“你在…… 的时候,……从 …… 过去 ”,练习说话,创新运用,以表达学生读文后的独特感受。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以为做得较好的是:

1.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在读中使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

2.和学生一起欣赏、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现美。

3.使阅读中领悟到的语言表现形成迁移到了写作。

不足之处:有些相关背景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去掌握。因此,语言的感悟还不是很到位。

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1.设计巧妙,突出实效。

  (1)教学环节丝丝入扣。本节课我对教学内容的串联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十分巧妙。从课前以教背诵主题为“珍惜时间”的小诗《长歌行》自然过渡到新课;从以学生为主体的初读课文,到顺学而导、寻难而教,充分体现高年级识字特点的教学;从突出学生自学感悟的“品情”“悟理”,到当堂背诵、感情朗读和综合运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真是匠心独运,省时高效。

  (2)教学意境深邃幽远。《匆匆》作为抒情散文的典范,其语言的优美,寓意的深远,都是应该让学生有所体悟的。课堂上我不仅引导学生了解了这种文体的特点,而且还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切感受时光的流逝,明白了惜时如金的必要。

  (3)教学方法合理有效。本节课我灵活恰当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初读课文时的以学定教,字词教学中的讲练结合,精读课文里的自学批注,品情悟理后学生的自主板书等,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2.风格鲜明,文韵暢扬。

   我在该文的教学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文学功底,通过诗词歌赋,不经意的一句话也常流淌着美感,让课堂教学“奇谐流美,文韵暢扬”。本节课,就有多处这样的痕迹。如从交流沟通向新课过渡的富含哲思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再如意境深远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结语。如果说这些都是他在用自己诗一样优美的语言激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的话,那么第3自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参照课文,结合自己的感受,一步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渐入佳境的连词成句,连句成诗的神来之笔,用自己的诗意启迪着学生的诗意,用自己的文采点燃着学生的文采来展现课堂的活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10-13 14:09:5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