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2 作业周期 : 2018-10-082018-12-31

作业要求 :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利用粘贴复制的方式提交在平台上。)

3.请在作业截止日之前提交。

4.题目自拟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2

提交者:学员曹光莉    所属单位:雷波县渡口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0-28 11:45:58    浏览数( 3 ) 【举报】

课堂教学是实践课程目标的主阵地,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教学设计由分析、设计和评价三部分构成,教学设计的开展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需求分析
任何教学都应该起于需求分析,包括学习者分析、教学资源分析和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包括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风格分析、多元智能分析和语言基础分析。动机、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分析一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最好在教学之始开展,以便为整个学期的教学设计提供必要的学习者信息。语言基础分析一般可以采用测试的方式进行,鉴于教学设计的特殊要求,应该避免目前比较流行的分级测试,采用主观性任务,以便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基础进行诊断。
教学资源分析在教学设计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分物化资源和非物化资源,物化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课件、挂图、视频、音频等各种服务于
课堂教学的物质化资料,非物化资源主要指教师的理论储备、教学技术和研究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指把
《课程标准》中有关听、说、读、写、译,有关语法、词汇、情感态度、文化策略知识,有关唱、做、画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采用可以观察的行为动词表述,而不是笼统的“理解”、“掌握”。另外,教学目标分析还包括目标层次的分析。根据布卢姆的教育分类学,人的认知表现为知识、理解(领会)、应用(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就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而言,不管是阅读还是听说,不管是文化还是策略,都应该体现认知的不同层次。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含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技术设计以及评价测试设计五部分。
1.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指教学设计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如阅读教学设计中,是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情景阅读教学模式、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项目阅读教学模式还是其他,是采用显性的教学方法、演绎的教学方法还是隐性的、归纳的教学方法等都属于教学策略设计的范畴。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资源需要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小学与中学不同,中学与大学也不同;分析型学习者与综合型学习者,体验型学习者与视觉学习者对教学模式的要求也不同。小学阶段可以多采用体验型的教学方式,而高中和大学比较适合分析型学习方式;小学阶段可以多设计游戏活动,而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设计游戏就应该特别谨慎。
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一个经常被人们所忽略的问题。其实,一堂课如何导入,如何呈现任务和知识,如何训练知识和技能,如何应用和评价所学,是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学习活动错置的现象。第一,活动难度错置,认知要求高的活动反而被安置在认知要求低的活动之前;第二,活动目标错置。比如,阅读和听力之前的词汇教学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后面的阅读和听力,为阅读和听力等在语言方面做准备,那么如果是听力前的教学,词汇应以语音和语意之间的联结为主;如果是阅读前的教学,那么词汇就应该是文本和语意的联结为主。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很多教师在阅读前和听力前讲解单词用法,训练单词,有时还设计了词汇应用活动。
3.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一堂课由若干教学活动组成,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注意活动的层次性、系统性、适应性和衔接性。
所谓活动的层次性,第一指课堂教学的活动应该是逐步递进,逐步升级的趋势,活动由信息辨认、语音辨认、文化和策略的识别,到信息、知识、策略的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由功能、技能的训练到功能和策略的运用和评价。所谓活动的系统性指所有活动必须指向同一最终目标,为同一个目标服务。所谓活动的适应性指活动必须适应学生的
认知风格和学生的语言基础,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活动的衔接性是活动系统性的保证。活动的衔接性指前面的活动是后面活动的准备或前序列,后面的活动是前面活动的继续,建立在前面活动目标之上。
4.教学技术设计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开始走进英语的课堂教学。演示文稿在给教师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外语教学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教学设计中媒体的使用必须考虑到媒体与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接受程度之间的关系,而不能盲目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5.评价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评价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总结性评价。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多为诊断性评价,一是诊断任务的达成与否,二是诊断学生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在开展活动,三是分析造成学习困难和设计难以有效实施的因素。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师生对话、问卷等方式。教学设计中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必须分析每个活动可能出现的变化,然后根据可能性变化设计各种备用活动,即每个阶段教师都必须设计预案。
三、教学设计实施
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需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进行评价。教学设计不能付诸实施,其评价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实施是对教学设计科学性的具体检验,更是教学设计目标达成的唯一渠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各种相关数据,以便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
四、教学设计评价
教学设计评价指对教学设计科学性的评价。教学设计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收集有关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息,又要收集关于教学设计本身的信息。信息收集可以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请同事或者相关专家听课;信息收集还可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最好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比如,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座谈了解学生的看法,可以通过专家与授课教师的座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结束时的问卷调查收集有关教学设计的各种信息。
五、完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性研究,需要一个迭代的研究循环,教学设计也因此不能是通过一次教学实践就完结的活动。每个学校可以构建一个研究共同体,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或者是行动研究方法,通过不断地设计、实践、完善设计,开发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设计。

老师评语

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设计游戏就应该特别谨慎

评语时间 :2018-11-07 22:07:4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