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需要高尚“师德”

发布者:     所属单位:南雄中学     发布时间:2014-07-02    浏览数:10

“学高为师”的道理世人皆知。 然而“德高”能否“为师”,答案未必统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为师需要高尚“师德”。 据考证,能与“德”联系在一起的职业并不多,“医生”和“教师”当属仅有,即所谓“医德”和“师德”,前者“救死扶伤”,后者“塑造灵魂”,应该说这是职业的道德底线。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能给予生命更多的呵护,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或者把生命留住,让生命绽放更多的精彩,应当受人敬仰,赢得信赖,所以“医”与“德”同列,当之无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塑造灵魂贯穿教育的全过程,灵魂的重生、新生或再生是教育的责任和终极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的全部,这与赋予生命、点燃生命之火并无区别,理应获得尊重和敬仰,所以,“师”与“德”同列,同样受之无愧! 当然,为人师并不意味师德就高尚,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人师须时常提高师德修养,因为师德的修养永无止境。 “吾日三省吾身”,注定了人每走一步,每过一天必须“三思”,毕竟教师一言一行应该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行为的典范! 为师者,不要抱怨世人对教师道德的高要求,也不必埋怨教育工作对师者的道德约束,即使不为人师,即便是个普通人,修身养性,也是应有的道德理念,没有道德,何以立已?没有道德,何以树人? 何况为人师,当知道德底线。 因为,只有“德高”才能竖起真正的师德“丰碑”!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