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如何学数学

发布者:     所属单位:培青中学     发布时间:2014-07-07    浏览数:17

     数学对于大部分文科生来说是一大难题,文科班的同学大部分数学基础差、不扎实,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信心不足,畏惧数学,从而导致数学一直是文科生拖后腿的科目。事实上,只要结合文科数学的特点,精心构建复习策略,科学安排辅导计划,从知识、智力、技能、心理多方位着手,文科生同样能学好数学,爱上数学。下面从几方面说下自己的见解:

    一、 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从知识辅导与心理启迪双管齐下。通过揭示数学问题以及解题的本质,消除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把数学问题趣味化、基础化、生活化,使同学们体会数学的可参与性;变传统的“一讲到底”为师生共同参与,使同学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即便考试失败也要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觉得“我在进步”,不要放弃数学!

     二、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  针对教学大纲要求,采用低起点、逐步递进的教学方法,确保同学们对基础问题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容易犯的错误,要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指导同学看书,不能盲目做题,必须在搞清楚概念的基础上做才是有效的。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反思过程,防止谬误;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变化,高屋建瓴。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海!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好多同学都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但是一做就错。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没有达到应有的思维层次。由于学习有三个能力层次:一是“懂”,只要教师讲解清楚,问题选取适当,同学认真投入,一般没有问题,这是思维的较低层次;二是“会”,也就是在懂的基础上能够模仿,需要在适量的练习中得以体现,相对来说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三是“悟”,要悟出解决问题的道理,能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解决其他问题,从本质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最后,要注重学生心理变化、多与他们交流、沟通  其实很多文科生心理素质都不是很好,因为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让有的学生很是迷茫,我们要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舒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从心理、方法、能力等方面循序渐近,全方位并持之以恒,作为文科班的同学一定可以笑到最后。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