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反思

发布者:     所属单位:平山中学     发布时间:2014-07-16    浏览数:5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只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历史课堂中的求真求善求美便会吸引学生的目光。历史知识本身和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历史需要这些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来感受、理解、认识。因此,学习历史知识的课堂也必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基于这一认识,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课堂风格——我的课堂总是鲜活的,它有着充分的准备和预设,但绝不预设所有答案;我的课堂力求平等,这种平等是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尊重他们的个性与智慧;我的课堂力图找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点,在“历史上的今天”“时事辨析”“组际辩论”等形式中,我引导学生学会在历史中看现实、在现实中寻找历史,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坚持与包容;我的课堂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没有情感就没有历史。在讲授必修1《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时,设计了《雅典公民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课讲述的历史年代久远,概念生疏,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储备极为匮乏,一个小小的“帕帕迪”似有四两拨千斤之力,所有艰涩生疏的概念都随着“帕帕迪的一天”得到解读。帕帕迪这个人物不只是雅典农民的一个简单还原,从他一天的政治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奴隶制度下雅典公民的平等,看到了2000多年前雅典人的伟大智慧和海洋文明的独特魅力,也看到了哲人苏格拉底的勇敢和无奈,从而引发出我们对人类政治文明永恒的思考!没有情境就没有历史,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创设了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得课堂变得鲜活。有的教师在上《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中设计了“二毛”这一活泼可爱的形象,以“经济权益损失调查委员会”“市场调查员”等形式展开对本课的学习,收到了过目难忘的奇效;还有的教师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引用了巴金文学作品《家》中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中思想的剧烈变革。有的老师对创设课堂情境感到困惑,认为这是一种“虚构”。“历史不能假设,但需要用假设来进行研究”。虚构是以真实的存在为基础——一种超越时空的真实。如果我们再将“虚构”的故事背后蕴涵的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对未来文明的警醒和对现实行为的反省考虑进去的话,谁又可以否认其教育意义的真实性呢?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探求体验。学生渴望生动的课堂,历史课堂的设计要具有新意,要有强烈刺激的历史场景,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蕴涵矛盾和疑惑,这样才能造成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引发探究的愿望。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