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徐兰芳     所属单位:曲江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7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雨霖铃”案例评析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前,老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好这三维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地阅读理解类似文章,最终实现自我学习。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古人说:“不学诗,无以言。”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因此,在中学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就成为高中生必修的内容。

  古典诗歌教学要紧扣“怎样读,怎样表达”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而“怎样读”是首要完成的任务。在《雨霖铃》教学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人手,揣摩诗的思想情感,运用联想手段来分析诗歌,体会婉约词缠绵悱恻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在讲到“杨柳岸晓风残月”时,自然引导学生找出“杨柳”“晓风”“残月”几个意象,体会渲染出的那种凄清、伤感的艺术氛围,最终感受作者那浓浓的别离之情。只要抓住关键的意象词,通过联想,举一反三,易于阅读理解。

  古典诗歌是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诗歌的语言典雅、意蕴丰厚,需要经过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在诱导和启发思维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把新旧知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联想?想像,定会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扎实有效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这样,在中国古典诗歌面前,我们的学生也就不会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一脸茫然,或瞎猜乱想,曲解诗意。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提升学生审美的情趣。

  

  鼓励学生自由质疑、自主理解诗意,是学好古诗的关键。我们不能因为古诗产生的年代距今久远,背景陌生,理解不易,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事实上,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给他们创建宽松的环境、自读自悟的机会,引导学生从书中的注解找寻答案,从课外收集的资料中筛选信息,从课堂聆听学生的交流中获得灵感……学生就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古诗的理解。

  本节课老师注意调动了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进一步启发学生做拓展思维训练。比如,同样是写离别,柳永的《雨霖铃》有“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显得黯然销魂,那我们学过的有关反映离别主题的作者作品诗句又有哪些,风格又如何呢?通过收集与回忆,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诗句。

  我们应当承认: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积累的大量经验会使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有所认识。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正视学生的学习基础。让孩子的感性经验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成为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为后面真实有效地展开学习过程打开局面,真正演绎知识建构的全过程。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