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梁小萍     所属单位:南雄黄坑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3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案例展示及评析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艺术特色教后总结

此文的第一个艺术特色是选材典型。赵国在七雄纷争形势中,司马迁为了要表现廉颇、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不是给廉颇、蔺相如各开一张履历表,而是选择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写。这三件事反映了两种矛盾:一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一是廉、蔺两人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发展的后果,是构成后一个矛盾的原因。通过这两种矛盾冲突,廉颇和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秦、赵争夺和氏璧与渑池之会两件事,实质上是两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威信的两次实力较量,是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的前奏。所以写这两件事,也显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

  此文的第二个艺术特色是一详一略的写法。在当时七雄纷争的局面中,外交斗争的作用已斗力已经重于。作者之所以对蔺相如详写,而对廉颇略写,就是因为蔺相如是一个忠于赵国的、智勇双全的、出色的外交家,他在秦、赵两国的矛盾斗争中所起的作用自然大于廉颇,在当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比廉颇显著。 于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中,特别是前两件事,作者着力写蔺相如,笔墨酣畅,具体入微;写廉颇则较简略。在三个历史故事中,有关廉颇的素材,几乎被作者提炼到浓缩的程度。为什么这样详略不同?从这篇文章的本身,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廉颇早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在文章中一开始就以上卿的身份出现。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是个门客。廉、蔺两人开始时地位高下悬殊。但由于蔺相如获得了两次重大外交斗争的胜利,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此文的第三个艺术特色是反衬手法的运用。此文成功运用了反衬手法,将人物活动置于广阔的空间之中和具体的背景之下,为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也正因为反衬手法运用得灵活而独到,才使得蔺相如这个集说客、侠士、政治家性格于一身的形象呼之欲出,成为《史记》众多人物形象中个性独特的这一个,时至今日,仍光彩照人。

此文的主要人物是蔺相如,但也还写了其他一些人。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作者还写了秦王的贪欲,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又写了秦王的欺诈,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这是秦王耍花招,继续制造骗局。在渑池之会的故事中,也对秦王有所描述,先写秦王令赵王鼓瑟,戏弄赵王。当相如提出以相娱乐的要求时,秦王怒,不许。但最后还是不怿,为一击缶。写出了秦王的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在这两个故事中,作者写了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主要是为了反衬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狭,反衬出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在这里,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出蔺相如的见识独胜廉颇一筹。具体如下:

1、以赵国君臣的束手无策反衬蔺相如的胸有成竹和英雄才气

文章的开始,秦昭王听说赵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就写信给赵王,希望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引起了赵国的一片慌乱。答应秦国吧,明知是骗局;不答应吧,又怕秦军来侵略。在这个时候,一方面,计未定,君臣对形势没有更充分的把握,以致犹豫不决,难以取舍;另一方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满朝文武对秦国普遍有畏惧情绪,或者不具备外交才能,总之没有合适的使臣。这些,对身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的蔺相如的才能就是很好的反衬。反衬手法,使蔺相如一出场就已然是一个长期埋没在底层的、才华横溢且不可多得的国之栋梁的形象。

2、以秦的欺骗性反衬蔺相如的舍生忘死、不辱使命

秦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具有再明显不过的欺骗性,这一点,赵国君臣都看得出,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对于秦来说,这块和氏璧,他们志在必得:不管是谁出使秦国,这块和氏璧都已是囊中之物。如果赵国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却拒不进献和氏璧,这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出兵的借口。这些,都是蔺相如此行所面临的难题。但是,蔺相如始终没有为秦王的行为所迷惑,他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于是冒着自己会被杀头、至少会被扣为人质的危险,派人从小路回国,完璧归赵。在朝堂之上,他历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指出了秦国以城易璧的欺骗实质,从道义的角度,声讨秦国,使秦承担了理亏的罪名。既奉璧往使,体现出了对强秦的敬畏,又保住了和氏璧,不辱国格,同时,让秦国认识到是自己理亏在前,赵国食言在后。这些,都充分展现了蔺相如的外交艺术。正是有了秦的欺骗性,才更好地反衬了蔺相如在外交事务中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处事果决的性格。

3、以秦的虎狼之威反衬蔺相如的英勇无畏和沉着机智。

渑池会一段中,首先是以形势之危反衬蔺相如的沉着与英勇。其次,是以秦在宴会上咄咄逼人的气焰,反衬蔺相如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4、以廉颇的无礼寻衅和不利的社会舆论来反衬蔺相如的宽广胸怀

将相和一段中,首先是以廉颇因不服气而无礼寻衅的行为来反衬蔺相如的旷达胸襟。蔺相如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使得战功卓著的老将军廉颇很不满,一是不满于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位居我上,二是不满于相如素贱人而自己却为之下,于是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在荣誉和地位面前,一对同样为国事操劳的将相眼看就要闹翻脸。这时,蔺相如保持了冷静和克制。他的做法是每朝时,常称病,等到过了些时候出门,也是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蔺相如避让廉颇,显得自己非常胆小,非常害怕廉颇。这是以廉颇的不理智的鲁莽行为,来反衬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深明大义和宽广胸怀。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