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杨翠清     所属单位:丰顺县汤西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06    浏览数:1566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高中语文“雨霖铃”案例展示及评析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我观看苏州十中陈婷婷老师海口一中徐曼娜老师《高中语文“雨霖铃”》的课堂教学实录,收获颇多。现在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陈婷婷老师《高中语文“雨霖铃”》课堂教学的评价

亮点:

1. 陈老师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她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整合。整节课张弛有度,环节清晰,令人赏心悦目。整节课以生为本,很好地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培养了学生学习、交流与合作的自主学习能力。

2.陈老师在组织和引导中把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学生合作交流的权利、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权利、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放给学生。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3.陈老师在课上很好的抓住了伤离别,还抓住了重要意象,让学生通过意象切入,了解诗歌的情感。

4.陈老师还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音色俱备的长处,吸引学生。

不足之处:

1.陈老师对柳永词的虚实结合,虽然有点到,但还是不够,还应该拓展诗词的意境,这才是最重要的。

2.在诗歌教学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陈老师能多运用些阅读方法,那就更加完美了。

对徐曼娜老师《高中语文“雨霖铃”》课堂教学的评价

亮点:

1.徐老师重于诵读品味,潜心涵咏,她运用了语文教育与学习的传统的优秀方法之一“诵读法”,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味诗歌。这是课程标准特别提倡的。

2.徐老师发挥自己的诵读优势,结合该词特点,通过不同诵读法来吸引学生兴趣,如试读、评读、范读、默读、品读等,使学生基于诵读把握文本,再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领悟词的思想情感。

3.徐老师注重披情入文,在诵读中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与领略词中的意境和词人的心理。

不足之处:

1.徐老师如果在阅读中对学生点拨引导,并且能够把书丢开,自己一句句背出来就更加完美了。

2.柳永的词跟他本身的身世不是很密切,所以开头的作者介绍可以少讲,让学生课后去看。

3.柳永与歌女的感情介绍可以更精练一点,这与柳永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并不是很有关。

总之,陈老师和徐老师都很好的讲述了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这暗淡而凄凉的景与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这体现的低沉伤感情。两位老师都有积极引导学生解决本词的重难点,以自己不同的风格特点对词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拓展,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蕴中;两位老师通过对细节描写、意象的叠加、虚实结合、白描等手法的探讨,向我们淋漓尽致地阐述了诗歌伤离别的主题。

思考与感悟

1.在《雨霖铃》教学实录中,尽管教学内容相同,两位老师却展现了各异的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平台,向我们展现不同了风味的语文教学。这启示我们:教师不同、学生不同,课堂的呈现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2. 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实践了情境教学的理论。创设生活情境,在引入课题、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启迪思维、排除障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教学要创设情境,营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充满艺术氛围的学习情境。

    3.两位老师分别用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诵读教学法、设疑法和比较教学法等等。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发动学生参与。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能使学习者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能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这启示我们:教学方法要多元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材的切入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新课导入、课堂预设和生成和拓展延伸、探究方法等教学活动的诸多环节中,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真正达到一课一得的课堂教学目的。

    4.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两位老师的教学语言简练优美,教学姿态非常自然。对与诗歌相关的教学内容的引入信手拈来。这启示我们: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努力成为教研型教师。

附件

  • 学科专题三作业.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