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胡继飞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黄树炯     所属单位:庵埠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0     

 

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孟德尔杂交实验()(第一课时)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听完两位老师的课后我也做了反思。但是黄玮老师的评价很彻底。就如黄玮老师所推荐的我国学者叶澜所探讨的: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就可以算是好课了。扎实即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充实的课是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是有生成性的课,即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平实的课是常态下的课,课堂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真实的课是有待完善的课,课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两位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风格,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但他们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

1)清晰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口齿清楚不含糊,要点明确且易于理解,能较清晰地解释概念等。孙老师授课的抑扬顿挫,杨老师清晰标准的普通话都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2)多样化教学:教师能多样地、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而丰富教学且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中最有效的就是提问。两位教师充分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不约而同地使用问题串组织教学。

3)任务导向:教师用于教授特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关键不在于学生而是在于教师,教师能否让学生参与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指标。孙老师设计了探究实验,杨老师的学案导学就是这个思想的体现。

本人作为落后、基层山区学校的老师,对两位老师所上的课很欣赏。虽然由于别人能力有限,不能进行恰当的评价。但此课带给我很大的反思。以往每次讲授遗传学时,我总在想,如何让学生突破遗传学的恐惧感。因为高三的学生特别怕遗传学,为什么?我也在思考此事,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教学研究的课题。

   我们是一个教研者,必须要化解这个问题。学生在学习遗传学时遭遇到了什么?我一在问我自己,学生不清楚他们遭遇到了什么,但我们必须学会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醒。

   入门是关键。过去我们常常是心重心长地对学生讲,遗传学很重要,可是不告诉方法,重要可是学生还是无法入门,怎么办?是去责备学生?还是主要去寻找我们的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资质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先天先觉,有点是后觉。主要是大脑发育完善有早有晚的问题。那我们就得根据学生的大脑结构和思维能力去引导他们,这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只有走到学生中去,才能找到相应的办法。

   记得高考结束后,有一位学生与我讲,以前对细胞图像特别的感冒,一看到就特别的头痛,后来自己就把细胞裂图像全部画出来后,以前这类试题一看就懂的。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这就是学生的创造力。也就给我许多启示:一定得让学生主动去建立模型,只有自己建立的模型,就是最有用的模型。老师是代替不了的。老师能够提供给他的就是一些零碎的试题材料,让他在练习中自觉建立一种模型。

   现在,我只有让学生学会最简单的建立模型:模仿!但是模仿的方法比学生自己创造成的模式的作用肯定差得多了。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建模?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