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体育李建军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郭锦垣     所属单位:乐昌一中     提交时间:2014-07-01    浏览数:57     

 

高中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

      体育课和田径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在教学中发生了意外事故,就违背了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中学运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杜绝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在田径运动教学中,产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课的组织不严密,场地、器材检查不细致和布置、使用不合理,练习的技术方法有错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练习难度大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和组织性、纪律性差以及学生的着装不合适等从而造成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针对上述原因,应采取一些措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教师应在上课前提前到达运动场,检查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以及场地器才布置是否合理等。同时课前还要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利于跑、跳、投等动作练习。杜绝由于场地器材和着装上存在隐患造成伤害事故。上课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随时注意集中学生参加练习的注意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练习。对违反要求和纪律,有发生外伤事故的可能性,要立即纠正,甚至暂时停止练习。
  运动量要合理。如果课的运动量太小,锻炼后对身体各器官影响太轻微,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如果运动量过大,学生过分疲劳,一方面影响健康,另外也使恢复过程延长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运动量一定要合理。当然还要根据不同项目而有所差别。注意课的组织。课组织得好,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如投掷时组织不好就易出伤害事故。在进行器械体操等练习时,还要加强保护措施,预防脱手受伤。注意衣着鞋袜。上体育课衣服要合体,不要穿塑料底鞋或硬底鞋,衣袋中不要装钥匙、铅笔刀等硬物,以免意外发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对这类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应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
  教师应将患有先天性疾病或存在不适于剧烈运动体质的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卡,在上课时区别对待,防止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另外,教师对所教学生的性格、思想状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技术水平等情况都要有所了解,在教学中加以区分对待。对体力差、技术水平低、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不稳定、胆小或由于动作失误出现过危险经历的学生,更要注意加强保护,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顾虑,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

    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体质状况、技术水平、天气变化、场地器材、内容安排、组织教法、运动负荷等与体育安全相关的因素,要充分估计哪些动作、哪些环节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所有这些体育教师都应该在上课前认真备课,写好详细教案,并且要带教案上课,不得擅自改变教案。
  体育教师要防止因教学目标过高而导致学生受到伤害。教师不能在某个方面为了寻求突破,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应该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目标,还要充分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数,提前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难度过大让学生难以完成练习,也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产生心理障碍,体育教师如果根据教学环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就能够避免在教学中出现“过度疲劳”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自我本能保护就不会下降,不易发生安全事故。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