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体育李建军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罗吉桥     所属单位: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06    浏览数:139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高中体育“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案例及评析

作业要求

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的学习体会

 

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罗吉桥

 

通过对潘雪峰老师这节健康教育模块优秀示范课的认真学习,笔者收获良多。现分析如下:

一、教学氛围

这节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我们熟悉的室内课教学形式大不一样,学生分为两大组面对面坐,每个小组准备一块答题板,并设有发言席。笔者认为这种布局利于教学过程中多方互动,结果证明整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都显得很是投入,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大胆表白、大方示范;潘老师给人的感觉教态自然而又随意,与那种严肃说教的课堂气氛截然两样;潘老师对课堂的把握具有相当的掌控能力和教育智慧,在整节课中,我们听到的除了潘老师的不断启发、不断整合,更多的是学生们开心而又热烈的讨论和畅所欲言,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热情但又不失秩序,环环相扣,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把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注重让学生由理论知识向认知向能力的转化,为今后的体育锻炼提供一种有效的保护,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现和落实。

具体设置如下:

1.了解运动创伤的相关知识,懂得处理运动创伤的方法。

2.能够运用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处理自己或同伴的运动创伤。

3.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结合自己或他人的运动创伤实例,说明自己的见解。

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可以看出,这节课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课外生活与课内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要让学生获得的是一种应急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

纵观整节课,潘老师的教学思路很清晰,环环相扣,首先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运动经历和生活经验提出自己所熟悉的运动损伤,然后根据运动项目进行损伤的分类,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RICE”原则制动(REST)、冷敷(I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 (ELEVATION)】作为线索,结合自己的处理经验进行运动损伤处理流程的设计,再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互动进入深入学习,最后还安排了一个当堂学习效果的小测试。

这种教学设计很新颖,亮点之处在于这节课中知识点的出现不再是依靠教师的单向讲解,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讨论,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进行经验的呈现、汇总,最后经过教师的加工形成一个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知识点。

四、教学效果

潘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方法上主要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有些老师觉得启发式教学不好操作,认为学生被启发后的思路不着边际、神游四海,远离课堂教学主题,还有的老师就是因为存有这样的顾虑,导致进行的启发式提问其实就是让学生做选择题。潘老师的这节课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潘老师对于启发式教学的娴熟运用也给了我们一个很有效的启发,那就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是教师进行问题设置的基础,另外对于问题的设置还要辅助一些方向性的提示。其次,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学习评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于当堂课的教学效果也进行了及时的诊断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潘老师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互动的同学都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并且给予一定的分数计入最终的学习评价,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五、教学评价

潘老师的整节课的教学围绕让学生不断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知识的构建,再由教师的点评和总结获得一个源于自己生活的被系统化的知识,由于这些知识是课堂教学中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场构建,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这节课让人印象深刻,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有很多优点是可以拿来借鉴的,比如教学逻辑的严谨性,教学的循循善诱,善于由情景引入过渡到新知识,也更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所以自己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技能,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