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美术陈渐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王业康     所属单位:蕉岭县华侨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4    浏览数:19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专题三:高中美术鉴赏之《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研究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在本次继续教育培训中我特意选了专题三板块高中美术鉴赏课关于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研究的课程,《中国古代山水画》课例选自普通高中美术教科书《美术鉴赏》(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该内容属于中国古代绘画部分,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早期绘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国古代花鸟画。本节课由广雅中学的林智伟老师主讲,课程详细生动,教学互动效果非放明显。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的目的。通过聆听林智伟老师的生动讲演,学习受益很多。

首先林志伟老师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绘画的关系与相异之处,讲解了中国画为什么不叫风景画?中国画的美学原理与欣赏准则,让学生犹如身临其中,顺势渗透山水画的透视原则:平视、仰视、俯视。给学生有个初步的鉴赏知识准备,结合山水画论,引出高远、平远、深远三个概念。然后引入中国古代山水画图片《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图》帮助引导学生欣赏起表现手法与绘画风格。

其次林志伟老师设置了教学活动学生主导环节,让学生通过校园的优美图片拼接了一出自然风景景观,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与认识理解。然学生自己介绍拼接景观图片的的思路,教师顺势点评并引出中国古代山水的比较抽像概念散点透视的知识点。通过讲解作品的构图、意境等方面欣赏有代表性的宋元山水画。 并及时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讨互动。

最后林志伟老师引入本节课的纵深课题,提问学生在中国山水画中常用“江山” “河山的命名他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呢?让学生回答老师疏导,从而总结山水画的时代性与国家审美意象的关注。

建议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建议学生多去美术馆,展览馆观看山水作品与山水画展,现在很多城市都有美术馆,博物馆展厅,画展也很丰富,这样可以让学生开拓视野。

在我们山区相对落后地区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相对比较抽象,那就要求教师积极研究运用抽象概念简单化,让学生对把山水生活化通过登高望远等体验,或者用手机等设备拍摄分享并集中交流探讨,老师帮助引出山水画的审美体验,透视原理。

特别在梅州客家地区有丰富特客家特色建筑风景,平原的五指石山,梅县的桥西古韵,阴那山等景色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山体验,拍摄山水风景的不同态势,通过仰望山川,站在山顶俯视山下景致,平视山水风景的辽阔性感知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原理,引出高远、平远、深远三个概念。

客家很多特色建筑风景具有审美情志,可深入挖掘引入实际教学中,我们随处地域相对落后,教学设备等不够先进,但办法永远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多想想办法,就象广雅中学的林智伟老师一样,通过生活化的引入与互动促使学生学习兴趣与研究探讨意识浓厚,从而顺利开展相对抽象的专业课程。升华美术鉴赏课程的人文精神与国家、人民、生活体验,完成了美术鉴赏课的意义与使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