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美术陈渐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陈秋花     所属单位:五华县安流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4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专题三:高中美术书法实践教学策略及案例评析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艺术是人类最高级的精神活动。以书法而言,它是最自由、最心灵化的艺术。千百年来,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流派林立,代不乏贤。书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书家,寄于天地之间,融于万象之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神思融趣,凝于笔端,其所感、所觉、所悟,皆为成功必经之境也。然感者仅师其表;觉者方师其里;悟者则可谓师其性也。惟能师其性者,方称为有悟性,庶几可成大家

南宋诗人陆游引申黄庭坚的观点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这条待境而生的创作定律出自禅宗的心不孤起,托境方生之说。法不孤生显然是心不孤起,托境方生的缩写。陆游的诗法主张艺术思维必须依赖于作者对现实世界(境)的经验,艺术创作不能完全脱离现实,面壁虚构。这种诗家的生路、诗外的工夫对书家同样适用。陆游的诗法换言之:要出好作品,决不可以关起门来空想,只有从游历和阅历里,在生活的体验里,跟现实碰面,才会获得新鲜的才思。

当然,书法情感色彩的另一面,还在于书家感情色彩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情感色彩与书法艺术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辨证关系。艺术情趣的提高,决定书法品位的变化,而这种情趣需要培养,要依靠学习的积累,包括艺术欣赏、艺术审美、艺术群体经常性的交流和研讨等等,都是一种创作提高的过程,而且也需要从自然物象以及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随着感情色彩的积极升华,书法创作也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应的,书法艺术的提高,也会促使感情色彩的升华。所谓变则通有悟性,即是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下的求变思维。既扬弃传统,又不断的否定自我,以寻求书法艺术之最高境界,这是书法能够得以继承发扬的本源所在。翻开中国书法史,无论是欧、颜、柳、赵的个性美,或者是苏、黄、米、蔡的变化美,都无不是因其书法造诣之高而令人仰慕,长留史册。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