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信息技术赵建华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李群     所属单位:中山市横栏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04    浏览数:32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优秀教师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从各位专家、教师就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来看,我认为多维度目标达成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计问题,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通过创新实践发展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课程要强调学生能力,主动地将所学内容应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直接体现信息技术的基础工具的意义。

        二、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多维度目标达成的基础,特别是创设真正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从教学交往的整体上看,一方面要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强调教学关系的优化;另一方面要缩短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强调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优化。两者互为基础,协同发展。而一般的课堂仅有其一,更谈不上整合,因此课堂了,多维目标的达成自然也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整体优化学习环境呢?

       三、 一直以来,有些教师往往将信息技术课程窄化为电脑技术的教学,甚至仅为电脑软件的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更谈不上感受信息文化、增强意识、内化伦理等情感体验。但丰富的体验确是三维目标达成的有效抓手,原来以情优教的研究已经深刻地揭示了情感体验对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再加上课程实施以来情感又成为了目标本身之一,情感体验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得到有效的强化。

        四、经历信息技术过程是指让学生参与或者独立完成操作,按照一定的规律、过程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贴近生活与学习经验的实际问题。  经历信息技术过程是多维目标达成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学生多维目标的达成是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一体化操作实践过程中达成的,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是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经历策略与方法的形成过程,自然也有情感体验的过程。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