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李样明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陈晓     所属单位:潮州市华侨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2    浏览数:13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数学归纳法教学新设计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观看了程浣老师的授课视频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对于课前三分钟的演讲,程老师对“学习数学史的意义”有自己独到的理解:1、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2、加强数学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这与其让学生学习数学,不如让学生学习数学化,而这正需要我们在数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再创造。这跟再创造理论也是相符合的,培养有创造能力的时代开拓者也是我们教育培养的任务之一。

但我认为,因为接下来是数学归纳法这一内容的讲授,程老师可以适当地提及数学归纳法的数学史,可能效果更佳。

下面重点谈谈我对程浣老师这一节课的认识:

优点:

1、程浣老师本节课完全贴近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通过课本思考题进行引入,既与前面归纳推理想联系,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迁移。

2、程浣老师本节课的设计新颖,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1)数学归纳法是一个教学难题,程老师通过“人生有限,数目无穷”直接点明证明的艰巨性,而接着通过类比“线面垂直”让学生思考将无限转化为有限来克服难点;(2)以多米诺骨牌为依托,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步骤的必要性;(3)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效的认知结构。

不足:

由于本节课是模拟课堂,所以学生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不够真实,在数学归纳法这一教学难题中,我认为很多学生会出现这样的认知困难:对于这种新的推理模式难以认同;不理解“假设结论成立,再证明结论成立” 的关系, 学生的这些认知困难在模拟课堂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也影响了程老师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我认为适当地增加一个具体事例会更好一些。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通过程老师的一节课,让我对数学归纳法的讲授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谢谢!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