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余秋花     所属单位:兴宁市叶塘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6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师说》视频课例评课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在这次广东省高中教师职务培训中,我通过教学视频,看了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刘笑天老师《师说》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受益良多。

    一.刘老师的备课充分,有效。

刘老师的课程导入从唐朝当时的现实—“士大夫耻学于师”这一角度进入。我认为这一导入很好,学生们对历史是非常感兴趣的,刘老师的“历史说”,立刻会引起学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面对这一现状,大家会有什么看法,怎样做等等?然后接上当时的大文豪韩愈对这一情况的看法,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刘老师的这节课的备课是非常充分的,从后面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也是有效的。 

    二.刘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非常好。

    刘老师的课不再是“填鸭式的灌溉教学,不再是“老师高高在上地讲,学生默默无声地学的方式,而是老师引导学生,跟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首先,刘老师在教学中,走下了圣神的讲台,而且在他的课堂上,他一直用的词是“我们“大家“我们大家”,这体现了他亲切的教态,跟学生们融合一起。其次,刘老师课堂上采用提问法,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这正是“以人为主、以生为本”的素质教学的体现。从这节课上看,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刘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创造机会,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避免了学习文言字词句的枯燥。而且,学生表述了自己的答案后,刘老师也展示了自己的答案,让学生们对比,分析。这充分体现了相互学习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获得肯定的情况下再进行分析总结,有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而且也掌握了方法。常言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们的教学正需如此。

三.课后反思

看了这个视频后许久,刘老师那声情并茂的朗诵仍环绕在我耳边。老师那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同为语文教师的我自惭形秽文言文应该重视诵读,刘老师用他那浑厚的声音读出了文言文的味,语文要有语文味,我感觉刘老师的课堂上就流动着一种语文的韵味。反思我的文言文教学,我也特别重视文言词汇的讲解,也比较重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但忽略了诵读,我自己也很少给学生示范朗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也体会到,文言文不应只重视文言词汇的讲解。文言词汇的讲解是让学生学会理解文言文,但真正要理解文言文,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体会古典文化的韵味的,还是在于朗诵。在那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体会古典的韵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注重朗诵,放开来朗诵古文,先让自己投入文言文中,然后再把学生带入那种古典的韵味中。

附件

  • 语文学科专题三作业模板.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