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肖丽娜     所属单位:梅县区新城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2    浏览数:6     

 

我在观摩学习完苏州十中陈婷婷老师、海口一中徐曼娜老师《高中语文“雨霖铃”》的课堂教学实录之后,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对陈婷婷老师《高中语文“雨霖铃”》课堂教学的评价

亮点:

1. 陈老师让学生在朗读、交流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教学有序,教态自然,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氛围非常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陈老师通过鉴赏意象、分析意境、理解词句,提高了学生理解和鉴赏诗词的能力。陈老师在课上很好的抓住了伤离别,还抓住了一些重要意象,比如“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景物有实有虚,“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让学生通过意象切入,更深入了解诗歌的情感。

不足之处:

1、陈老师对柳永词的意象、意境、语言以及手法分析非常好,但诗词鉴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去感受诗歌的意境,课堂很丰满,但缺乏一点想象的空间,此点算是我鸡蛋里挑的一点小骨头。

2、诗词的讲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文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训练鉴赏表达,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认为应该多以些时间让学生集体朗读、个人朗读、甚至教师带读和范读。.

对徐曼娜老师《高中语文“雨霖铃”》课堂教学的评价

亮点:

徐老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够做到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悲凉凄苦的离别之情,通过细读品鉴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试读要求准确流利,评读要求入情入境,范读要求吟诵成韵,品读要求潜心涵咏,泛读要求拓展词境,层层入里,让学生在各种方式的诵读中体味诗歌别样的情感。使学生通过诵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把握文本,再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领悟词的思想情感。

不足之处:

1.徐老师若能抛开课本,无论是自己范读,还是讲解分析,对学生来说,有更多的眼神交流,学生也会为你的自信而由衷的信服和钦佩。

2.课堂开头以柳永身世导入,这与本节课重点分析他的这首《雨霖铃》并无密切关系,所以开头的作者介绍可以尽量节省时间,让学生更早也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诗词的境界。

3.在引导学生感悟词人表达情感的教学中,稍显生硬。学生拥有感情、拥有感知感情的能力以及拥有发现美、表达审美体验甚而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的各个阶段的目标。我想若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变成灵动的语言应该会更完美。

三、思考与感悟

 两节优秀的公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能够创设自由、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活力和人文精神。两节课无论从诗词鉴赏的哪方面都很优秀,重朗读,抓意象,品语言,析手法,明感情,给我今后的教学带来莫大的引导和启发。经过这次的观摩学习,我今后将努力做到这几点:

    1、诗词的讲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文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训练鉴赏表达,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我将以学生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带读的方式来进行。.

2、体会画面感这一学习目标似乎没有必要。词有个别称叫做“诗余”,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词作也能够表现画面感,并且很美的画面感。所以即使现在有了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在诗歌教学上尽量少用,应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感悟,这样受益更大。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来引导的理念,今后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希望经过这次的观摩学习之后我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改观我目前教学的不足。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