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张秀莲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李湘华     所属单位:韶关市曲仁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3    浏览数:6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专题三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本节授课内容是在学生高一的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之后进一步深化,重点研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固体表面积、催化剂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以下规律::(1)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快反应速率;(2)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3)升高温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4)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5)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从中深刻体会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等因素能影响反应的速率。孙老师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分组实验、对实验结果汇报交流等学习过程,学习、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等因素对反应的速率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能运用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节课体现的几个化学思维能力:

一是 预测能力 

二是逻辑推理能力 

三是观察能力 

具体体现如下:

1,首先让学生提前预习了实验报告,学生根据高一必修二学习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容结合对本节课的课前预习能够预测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等因素对反应的速率的影响

2,通过观察增加草酸的浓度后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和高锰酸钾紫色褪色的速度、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反应升温后出色浑浊的时间推出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升高反应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3,通过观察增加草酸的浓度后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和高锰酸钾紫色褪色的速度、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反应升温后出色浑浊的现象培养学生细致入微、敏锐的观察能力。 

对本课的一些点评:

本节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层层相扣,步步深入,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始终高涨,积极回答所出现的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整体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语言清晰,表达准确,例题经典。

   真真切切向我们展示了一堂朴实的课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过,最后课堂的收尾阶段,有些松散。它的最大亮点在于学生是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这就是本节课的魅力所在。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