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詹峰文     所属单位:梅县区华侨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05    浏览数:20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高中语文“雨霖铃”案例展示及评析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优点:
1.导入有特色,采用了场景导入法,创设情景,通过其他的诗句有关的内容来引出,呈现了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等等,这些诗歌都是以前学过的,重新朗读,既是一种很好的复习,又为本课的已经创设作铺垫。
2.边分析,边朗读,声情并茂,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分析,自己的感悟,再通过朗读来加深印象,以读带想,以读带悟。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
3.讲解诗词内容能结合意境,没有孤立去分析,而是从他们的联系中区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这些意象,他们和意境的关系。
4.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分析很到位,借助眼前烟水、飞鸟、青山和白滔等意象,通过遥望和凝思,想象别后友人的情景,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融为一体,来表达离情别绪。虚实结合:设想别后场景,是虚写;铺写别时之情,是实写。
5.能抓住诗眼“伤离别”来贯穿分析。
6.能抓重要实写意象寒蝉、长亭、骤雨  去分析凄切悲凉意境,虚写 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表达苍茫落寞、凄清孤寂意境。
7.综合运用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各种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建议:
1.如果放开书本来进行诗歌教学,效果更好。教师放看书本,背课文给学生感受,会赢得学生不少的掌声,同时也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学生会更用心去背诗歌。
2.介绍作者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外去看。别让这占用了太多课堂时间。
3.分析虚实结合的作用还不够透彻,学生感悟不了为什么要这样。
4.不能用图画的方式来代替诗歌内容,要让学生去品味语言。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