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邓利燕     所属单位:田家炳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0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高中语文“雨霖铃”案例展示及评析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几经周折,终于打开了本课的视频。对此,我不禁要感慨一番,当真是“好事多磨”啊!不会还是觉得挺值得的。(PS:若是能顺利点进去看视频就更好了,当然这需要技术人员的努力和网速的支持。)

古语有云“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际,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所以很难简单地评价这两位老师谁上的更好,只能说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下面我说说自己的个人看法。

一、对陈老师的课的评价

(一)优点:

1、教学切入点选得好。从诗词情感切入,分析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情感,最后鉴赏艺术技巧。教学环节设计紧凑且自然流畅。陈老师将重难点放在把握情感(伤离别)和鉴赏表达艺术上,使得整堂课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构建高效课堂。从课堂反映看,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还是比较高的。

3、能从意象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悟情感。

4、从课堂教学中看到出,陈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强,且教态优雅、自信。

(二)不足与建议

1、介绍作者和背景的环节,使前后两个教学环节有点脱节的感觉。因为陈老师一开始是以情感引入诗词的,接下来介绍作者、背景且介绍的较为详细,然后再让学生朗读诗词初步体会情感。这样一来,以情感为切入点的线就中断了,所以有脱节之感。

建议:作者介绍可简略带过,或者可将作者介绍的环节留到课后,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因为在这首诗中作者的身份、地位与这首词的主旨关联不大。

   2、整堂课教师讲解有点多。另外,学生朗读少。

建议:既然采用了合作探究教学法,倒不如多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探究讲解。此外,朗读是学生感受诗词内容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可多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对徐老师的课的评价

(一)优点:

1、相对于陈老师那节较为传统的课而言,徐老师的课可谓是特色鲜明。徐老师基于自己的朗诵特长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法,吟诵成韵,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意境,体会情感。教学设计简单明了,遵循认知原理,符合高一学生的学习实际。此外,答疑法和点拨法也运用的恰到好处。

2、分析诗词语言,采用学生易于掌握的从意象入手的方法,并运用语言抑扬顿挫的演绎,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词内容和情感,提高理解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二)不足与建议

徐老师的诵读很多,但是每次诵读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比较泛化。建议:若每次诵读的目标能明确化,并且定的目标从读准字音、基本内容的把握到意象分析鉴赏等方面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那就更好了。

三、带来的思考与启发

1、两位老师都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她们的专业技能扎实:不仅教姿教态非常自然,而且学识广博,对与诗歌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引入信手拈来。这其实是在启示我们:“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性素养,努力成为有魅力的教研型教师。

2、教师要提高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合理分配时间,自主调节课堂节奏。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