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李样明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管永平     所属单位:梅县区新城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4    浏览数:6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数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案例反思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通过认真观看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彭科老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兴怀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老师的公开课视频,学习了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出色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受益颇多。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对彭科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亮点方面:

在教学设计方面,彭老师首先通过我们广东最熟悉的台风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台风影响的范围,引入本节知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其教学完整细致、考虑周全,课堂容量大,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课堂的呈现方式是:方法—题型—变式—特例。这是目前在高考形势下最流行、最高效的课例,老师选题类型全面,考试的各种题型几乎都出现,及时变式训练,节奏快,效果明显,是很有效的教学范例。其教学内容丰富,解决的问题多,课堂容量大,介绍的方法多,如定义法、几何法、面积法、弦长公式、含参数讨论等等。
不足方面: 课堂有些赶进度,完成任务,在分析题意、引导发现等思维培养方面花时间太少,从长远来说对学生的探究、创造性培养不足。

二、对李兴怀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

亮点方面: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知识—应用拓展方面,李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精准到位,教学实在、深刻,充分体现了老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力。其课堂的呈现方式是:探讨——总结。数形结合、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始终。李老师以其娴熟的平面几何知识,向学生展示了解几方法解决问题时也要注意平面几何的量间关系和性质,重视强调打通知识脉络。其教学特色:善于搭建知识台阶,精心设计板书,完美流畅地徒手作图,教学中同步进行精当的概括小结、延伸教学内涵,合理运用两块黑板演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的手书解答起到模范示范作用,教学效果好!

不足方面:课堂主要解决应用题,难度大,要求高,基础差的学生可能会有些吃力。

三、对陶维林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

亮点方面:

陶老师的课首先给人的感觉是亲切自然、如沐春风,而他对学生层层递进的引导又充分体现了他的深厚功力,真真正正让我感受到原来课堂也可以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淡定而又一切掌控其中的感觉。尤其陶维林老师运用几何画板现场构造了一个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疑难问题(一个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图形,其仅用肉眼来判断似是而非:相交吗 ?--- 不确定!相切吗 ?--- 不确定!相离吗 ?--- 仍然不确定!),引起学生的深思和讨论,最终得出问题的突破方向:“形缺数时难入微 ! ”——问题必须定量研究。通过陶维林老师的教学组织,课堂上学生求索的问题环环相扣 ! 引人入胜!学生们为数学的“定量研究威力”而震撼! 数学课堂达到了学习者独立思维的落实、过程体验的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陶老师在解题教学环节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如在学生不同解法中引导同学进行比较评议:是 d-r 方法好还是方程组方法好?代入过程是 x 表示 y 还是 y 表示 x 好?养成学生解题的反思和优化的习惯。

不足方面:课堂容量稍小,节奏慢。

总之,三位老师的教学视频各有千秋,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感染力量,让我真正感受到和体会到优质教学中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从而激发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附件

  • 学科专题三作业.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