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王晓珍     所属单位: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2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高中语文雨霖铃案例展示及评析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我观看苏州十中陈婷婷老师、海口一中徐曼娜老师《高中语文“雨霖铃”》的课堂教学实录,受益匪浅,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现在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对陈婷婷老师《高中语文“雨霖铃”》课堂教学的评价

亮点:

1.这是一节成功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如一篇优美的散文,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做到了形散神聚形散神聚的关系就是的关系,教师在组织和引导中把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学生合作交流的权利、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权利、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放给学生。
    2.
整节课以生为本,以文为媒,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很好地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培养了学生学习、交流与合作的自主学习能力。

3.陈老师在课上很好的抓住了伤离别,还抓住了重要意象,让学生通过意象切入,了解诗歌的情感。

不足之处:

1.陈老师对柳永词的虚实结合,虽然有点到,但还是不够,还应该拓展诗词的意境,这才是最重要的。

2.在诗歌教学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陈老师能多运用些阅读方法,那就更加完美了。

二、对徐曼娜老师《高中语文“雨霖铃”》课堂教学的评价

首先,纵观徐老师整节课,你会听到徐老师整节课诗词名句脱口而出,名词佳句妙语连珠,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很好的熏陶,可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能做到这样,这本身就说明了徐老师自身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在教学设计上,徐老师集集体智慧的结晶,几易其稿,综合了多位老师的意见,最后才形成的这节课。这充分启示了我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不朽的成就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的道理。

总之,陈老师和徐老师都很好的讲述了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这暗淡而凄凉的景与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这体现的低沉伤感之情。两位老师都有积极引导学生解决本词的重难点,以自己不同的风格特点对词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拓展,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蕴中;两位老师都通过对细节描写、意象的叠加、虚实结合、白描等手法的探讨,向我们淋漓尽致地阐述了诗歌伤离别的主题。

三、思考与感悟

1 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实践了情境教学的理论。创设生活情境,在引入课题、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启迪思维、排除障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教学诗词要创设情境,营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充满艺术氛围的学习情境。

2.两位老师分别用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诵读教学法、设疑法和比较教学法等等。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发动学生参与。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能使学习者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能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这启示我们:教学方法要多元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材的切入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新课导入、课堂预设和生成和拓展延伸、探究方法等教学活动的诸多环节中,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真正达到一课一得的课堂教学目的。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