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音乐王怀坚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侯粤春     所属单位:华罗庚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5    浏览数:12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歌唱模块——《同一首歌》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201476下午学习了“歌唱模块”《同一首歌》一课,以审美为核心,精心建筑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较好的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改“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实践”等教学先进理念,让本人获益匪浅。先把“闪光点”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挖掘得深入到位。老师能充分汲取教材的“精华”,老师选择《”《同一首歌》》一课教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注重学生参与同一首歌上“唱”起来,随着对歌曲作品的欣赏、思考、音乐实践创作,让学生在唱中感受到了歌唱的气息、在歌唱中找到了情趣、在歌唱中发展了想像,在歌唱中愉悦了身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时还注重学生想像力的培养“美的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美的想像是知识的源泉。老师把开启学生音乐想像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对歌曲气息的学习中运用“闻花”,在丰富学生想像力的同时也激发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目的也在于激起学生对歌唱气息的理解和运用。能从歌唱感知气息中获得愉悦与快乐,并思考、感悟与启发:“音乐的歌唱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

二、 教师基本功扎实。没有好的教学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课,尤其是对我们专业性更强的音乐学科来说,要求就更高了。老师的课堂语言、教态等方面的能力无可非议,在演唱和表演等方面的专业基本功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正因为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才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尽情感受、发现并表现音乐的美。老师整堂课的语言非常简洁精炼,用情感传递情感的方式,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向学生真实、透彻地传达,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回应。可以说,整堂课的师生交流是非常有效而且真诚的。省却了许多繁琐的语言,不但没有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产生空缺,而且使整节课堂更显得精练、紧凑。师生之间融洽、真诚的合作与交流可以说在整堂课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和参考。

三、教学活动的目标导向性明确。教学目标的变化体现了新课改最大的价值取向。以往教学目标比较单一,过于注重基本技能,比较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本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学”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起优势,让学生在音乐的快乐体验中参与学习。

高中的音乐歌唱课往往容易上成大学形式的课,那就是“满堂灌”,只听到老师的声音,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没有调动起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老师注重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整个教学都以互动的形式展开,多引导和启发,尽量让学生说话。同时还积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关注全体,让每位学生感受歌唱的气息。要求每个同学不管好坏都得实践感受一下。

    在课堂中老师除了引导、启发、鼓励、肯定学生外,还要积极参与课堂的表演,融洽了师生关系,增强了教师的个人魅力。老师的主动参与,热情且具有感召力,使课堂创作表演达到了高潮。

四、我的感悟:当然,有人说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就本课而言,有个别教学环节的细节处理还有待改进。我认为磨课是年轻老师上课的一种需要!磨课的过程也是教师吸取精华找到自己教学特色的过程.

在磨课过程中,全员参与,为了能磨出好课,每一位教师可算是费尽心思。在磨课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步骤的实施中,足让教师受益非浅。在磨课教学前,通过借阅,查寻资料,同时又几经易稿,反复推敲;在磨课教学中,教师们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寻找自己的教学平台。在课后的评课环节中,听课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使每位教师既能跳出课堂看课堂,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课堂,又能反思出课堂的不足,使每一次的磨课活动成为人人积极参与的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还体现了教师执教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两者得到和谐促进。

 磨课是一个过程,既是不被认同到逐渐适应再到完全接受最后成为一种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练课堂教学水平,历练教师课堂素质,锤炼教师语言、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智慧的过程;还是集众人智慧、点燃教师创新思维火花的过程。磨课营造了一种氛围,磨课已成为一种习惯,磨课引领着教师专业成长。正因为左静老师磨了几次课,大家共同提意见并做修改才看到老师“歌唱模块”示范课上的成功之所在!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