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截止时间:2014-07-15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和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黄牧航

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

提交者:冯凌妹     所属单位:东山中学     提交时间:2014-07-14    浏览数:2     

学科专题三“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作业模板

您选修的课程模块名称

高中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研究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

大多数学生普遍对历史学习存在着观念和方法上的误解: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就是题海战术,备考应试。学生没有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历史思维的方法,不会主动地、有效地进行学习,缺乏迁移能力。一旦遇到全新的问题,感到力不从心。我们总是说学生学科能力缺乏。但是什么是历史学科能力,这些能力那些是最重要的,如何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能力,我在实践中觉得总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今天通过张向阳教授的讲座分析以及李老师的实践操作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在张教授的讲座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历史学科能力,即历史学科能力涵盖了五类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即感知历史现象的能力、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辨析历史事物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历史学科能力的基本结构。在这五种类型中,感知历史现象、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大体上处于历史信息的加工储存层面,表达历史观点、辨析历史事物的能力基本处于历史信息的输出层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则主要表现在历史信息运用层面。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方式有:1.设计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2.运用适切的教学模式与灵活的教学策略; 3.通过元认知培养高中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4.实施随堂评价实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同时在在张教授的讲座中还穿插了李老师主讲的《洋务运动》,在李老师这一课中通过材料分析和小组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李老师这一节非常值得我借鉴和学习。李老师多选取的史料不仅简洁明了而且图文并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我们将培养历史特殊学科能力,如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比较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程序,学会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会使学生能力培养变得更加有效。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